发布时间: 2012-02-07 15:39 浏览量: 1340
访广州东川酒家点心主管徐伟江

  爱因斯坦说过“天才就是99%的勤奋加上 1%的天赋”,可见一个人要成功,勤奋和天赋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徐伟江,一个成功出色的点心主管就具备了这两个因素,对点心制作的天赋,加上他的勤奋努力,所以他有了今天的成功。

广州东川酒家点心主管徐伟江

  徐伟江,中国烹饪名厨,中国面点高级技师。现任广州东川酒家点心主管,饮食之星俱乐部理事,中国饭店协会名人白金会会员,香港国际美食促进会白金点心会副会长。曾于2006年广东省烹饪美食大奖赛获得特金奖,第十届中国烘焙大赛获最具创意金奖,2008年省港澳国际创新点心大赛获至尊金奖。

  广式美点是“食在广州”的靓丽一笔。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点心师傅致力于将创意融入传统点心的制作中去,而今天我们要采访的徐伟江师傅,正是这么一位新派点心能手,他的脑子里总有数不完的点子。

  走出去开阔思维

  不断有新点子出现,靠的是什么?徐师傅说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如此说来,点心师傅的创意来得可真不简单;而在记者看来,这更多的应该来自这位师傅丰富的行业阅历和对点心由衷的喜爱。

  从小就跟着姨丈学习点心制作的徐伟江。尽管也曾因年少吃不了苦,为每天要起早摸黑而犹豫不决,但点心制作的天分和姨丈的鼓励让他坚持了一年半,就将所有的点心工艺掌握了。之后他只身去珠海、深圳等地去闯荡。

  十几岁的年轻人,走出去后突然发现外面的世界原来这么多姿多彩。用徐伟江自己的话说,单是在这个时候接触的香港澳门师傅所用的汁酱,就多得让自己眼花缭乱,学习也就更加用心刻苦了。

  自此以后,这位广州点心师傅开始在城市间辗转学习,近10年的时间,他成了“漂”一族,从珠海到深圳,又从深圳到福建、桂林、澳门……从香港师傅那里学到的灵活制作点心的原则,加上每到一个地方就能发现的当地特产,他开始形成了自己随时节和地域变化而变化的新派点心制作理念。“桂林的马蹄特别好,所以到了桂林,就不能不做马蹄糕!”[nextpage]

  冒创意长盛不衰

  阔别10年后回到广州,这个当年还是小毛孩的点心师早已成为集管理与点心制作于一身的新派点心能手。回忆起自己当年在深圳,19岁就成为副主管,徐伟江自己也觉得好笑,对他来说,最难的不是制作点心,而是在老板面前说话,支支吾吾大半天都读不出一句。多年来,徐伟江形容自己是“摸着石头过河”,即使在澳门期间工作强度特别大,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深爱的行业。

  “在港澳地区,点心主管除了管理,自己制作的也多。而回到广州后,管理变难了,自己制作则少了,广州的主管们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和时间去学管理!”这是他回到广州的第一印象。于是,他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把自己不断萌发的创意展现给评委;一方面在东川路的这家店里,推出各种时令水果的点心宴,荔枝时节作“荔枝酥”,芒果时节做“芒果挞”,将美味呈现给茶客……

  他的创意,就像他对广州点心业的预想一样,会源源不绝,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