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2-16 16:59 浏览量: 1338
访长沙蓉园宾馆行政总厨郭展帆

  传统观念上,我们提倡“干一行,爱一行”;但现实恰恰相反,我们只有“爱一行”,才能“干一行”。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和擅长做的,才有可能将这份工作做好。否则,强迫自己去干既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工作,无疑等于自杀。这样会让一个人失去前进的动力,更可怕的是,一辈子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中煎熬,得不到一丝的欢乐。这样的人生,无疑是痛苦的。下面采访的这位人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长沙蓉园宾馆行政总厨郭展帆。

长沙蓉园宾馆行政总厨郭展帆

  现为长沙蓉园宾馆的行政总厨,郭展帆感到“高处不胜寒”,因为蓉园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毛泽东的办公和居住之地,有“红色蓉园”的美誉,而现在的蓉园属于省委办公厅接待办,每天的接待任务非常繁重,困难与挑战并存。但郭展帆并没有退缩,“我认为厨师是提供美食的天使,是家庭欢乐的平台,厨师只有做出可口的、营养的、美味的菜肴,才有生存的价值。”

  提起郭展帆,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粤菜烹饪高手,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也是一家机械厂的工作能手。但因为一个选择,一夜之间,他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成为别人口中的“傻瓜”、“没出息的厨子”。经过了20年的打拼,现在的郭展帆可以用“功成名就”来形容,但在这20年里,却有很多经历成为他美好的回忆,让他永生难忘。

  为当厨师 他甘愿做“傻瓜”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能成为一名工人,是很多人蒙昧以求的事。郭展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读中专时,按照父母的意思选择了机械专业。1989年,郭展帆毕业了,被分配到当地一家不错的机械厂,在他工作的第一天,全家人去饭店大吃了一顿,庆祝他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全家人都为郭展帆感到高兴,但他们没有注意到,郭展帆的脸上却始终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就在一个周后,这种喜庆的气氛突然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家人对郭展帆的埋怨和责备,也就是从这一天,郭展帆成了街坊邻居口中的“傻瓜”。这些所有的变故,只因一个大胆的选择:辞去了在别人眼中一份稳定的工作,而选择成为一名“没出息的厨子”。

  “我的父母是双职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挑起了照顾妹妹的担子,经常给妹妹做菜,久而久之就迷恋上了烹饪。去机械厂工作虽然比较稳定,但是太单调,我一点都不喜欢。所以,我顶着家人埋怨和责备的巨大压力,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职业——厨师。”提起自己当时的“壮举”,郭展帆显得非常激动。就这样,郭展帆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苦学一年 “白纸”变“科班”

  烹饪对于现在的郭展帆来说,可谓是小菜一碟,但对于1989年刚踏入烹饪行业的他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nextpage]

  1989年夏末初秋,郭展帆通过招聘进入广东国际大酒店,之后不久,作为酒店第一批招聘的厨师,被保送到服务旅游中专的厨师代培班深造一年。当时的郭展帆感觉自己特别的幸运,因为正是这一年的深造,让他这个对烹饪不甚了解的“门外汉”,成为一个技术与理论双优的人才。“当时酒店为了培养烹饪的栋梁,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每天都是半天理论学习,半天实际操作。单单一项刀功就练了半年。现在回过头去想一想,幸亏当时要求高,才打下了这么好的基本功;同时,论理知识学的扎实,对现在菜品的研发帮助很大。”郭展帆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到。

  经过一年的埋头苦学和在广东花园大酒店半年的实习,1991年初,郭展帆又回到了广东国际大酒店,只不过此时的他在烹饪方面已经从“一张白纸”一跃成为“科班出身”。

  首次管理酒店 压力十足

  从1991年到2006年,郭展帆一直在广东国际大酒店工作。从一个“打荷”经过四年的不断学习,在1995年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厨师长,开始从事管理工作,期间还有多次外派经历。郭展帆告诉记者,从事管理工作对他来说并不轻松,特别是第一次管理酒店,巨大的压力压得他几近崩溃的边缘。

  1999年,酒店外派郭展帆到河北省秦皇岛市长城酒店,任中西行政总厨,这可是他第一次管理一间四星级酒店,挑战可想而知。“长城酒店是属于部队的,接待级别很高,所以压力特别大,感觉自己学的东西总是不够用,经常打电话向师傅请教,一有时间就去图书馆看书。”郭展帆告诉记者,老板当时对菜品要求比较高,几乎每天都要让他拿出新的菜品,所以他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多学习一些烹饪方面的知识。但渐渐地,郭展帆有了诀窍。“为了达到老板的要求,我每天都会在笔记本上记着几个新菜,老板需要就马上进行制作,将工作做在前面,压力也就小了很多。”

  作为酒店出品部的负责人,郭展帆每天早上都会早早起床收货,对原材料亲自把关;每天晚上下班后,都要召集几个主管开一次会,对白天发生的事情进行沟通和总结,对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改正:每个星期厨房全体成员还会开一次大会。“在严格的管理之下,酒店的效益直线上升,合同到期后,酒店的老板还不想让我走,对我的工作非常认可。”郭展帆自豪地对记者说。

  军舰上烹饪 痛并兴奋着

  对厨师来说,烹饪菜肴可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在船上做菜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可能很多厨师都没有体验过,但郭展帆却有过这样一次经历,而且不是在普通的船上,而是在威严的军舰上。

  2000年,广东省烹饪协会联系到广东国际大酒店,要求酒店选派技术过关的厨师为参加“神州2000实弹演习”和海上阅兵的国家领导人提供午餐,郭展帆凭借着过硬的基本功和高超的厨技,毫无悬念地被选派参加。“我当时简直高兴坏了,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亲身经历实弹演习,而且还能为国家领导人烹饪午餐。”但全身每一处细胞都处于兴奋状态的郭展帆怎么也没有想到,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等待他的却是有生以来最残酷的一次考验。

  军演前一个月,来自十几所知名酒店的厨师在海南岛三亚聚集,开始接受严格的考验。“刚开始,我们烹饪自己的拿手菜,而且菜品不能随意做,要体现海南岛特色,由专人进行试菜,一连试了十天,这十天满脑子想得只有原材料、怎么烹饪,不知不觉都瘦了四五斤。”至今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郭展帆仍然感触颇深。好在经过十几天的考验,郭展帆凭借着较高的厨艺,成为为主席做菜的两个厨师中的一个。

  菜谱定下来后,要进行两次实地演习,在公海里的军舰上做菜。平时生龙活虎、信心十足的郭展帆,此时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晕船。“由于是第一次乘军舰,而且公海的浪很大,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弄得我和另一位厨师都有点晕船,头疼眼花,胃里翻江倒海,那感觉比死了都难受。”至今提起当时的情景。郭展帆仍心有余悸。他告诉记者,为了防止晕船,正式军演那天,他们登舰前就不得不吃上防晕船药。“这一次我没有晕船,工作也非常的顺利,虽然一天下来已经筋疲力尽,全身酸疼,但听说领导对我烹饪的菜非常喜欢,我还是特别的高兴。这此经历是我人生的一个亮点,也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郭展帆自豪地表示。

  从事厨师工作二十年,郭展帆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每天早上一起床,先做上100个俯卧撑,锻炼身体,他认为身体是他十几年在外打拼的根本保障;闲暇时间就上上网或者看看杂志,关注一下现在又有了那些新原料;每半个月去一次市场,为自己研发菜品寻找原料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