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3-03 14:54 浏览量: 1339
访和苑酒家行政总厨廖勇光

  和苑酒家地理位置优越,其位于的东风中路时具有近百年历史的黄金商务走廊。借助着良好的商业行政地理位置环境及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苑自开业以来一直赢得广大贵宾的口碑与支持,我们始终本着“产品真实、服务真情”的经营宗旨,为每一位贵宾提供真情真诚的服务及极富品质与特色的中式菜肴。下面来看看和苑酒家行政总厨廖勇光的访谈录。

和苑酒家行政总厨廖勇光

  爱吃而想做吃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诗中描写的荔枝出自从化。从化自古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无论是她的温泉水还是她的山,都有着一股让人着迷的韵味。廖勇光就生长在从化。生在宝地,多多少少也能沾染一些灵气。廖勇光自小生长在美食众多的从化,爱吃也就理所当然。“小时候我特别爱吃,妈妈收在家里的东西,无论怎么藏我都能找到。”爱吃之人有福,但是爱吃又能做吃的人,似乎能享受到双重的幸福。带着这样的念头,17岁初中毕业的廖勇光开始了他的厨艺生涯。

  “做了厨师这一行才发现为人做吃的艰辛。”做学徒的廖勇光,深深体会到了厨师工作的辛苦,但是又感受到了为人做菜的快乐。为了这种快乐,廖勇光用勤奋,用汗水坚持了下来。从学徒到炒锅,再到行政总厨,从广州到上海,从北京到石家庄,不知不觉他在厨房里已经过了十九个春秋。如果说,武林高手用十年磨一剑,那么用了差不多二十时间打磨炒锅的廖勇光就是厨艺界中百炼成钢的大师。

  创新个性化获好评

  一年有365天,春夏秋冬四季。作为一个厨师,每一个季度要出一系列的新菜,每一天几乎都面对着不同的客人。保持菜式创新,保持新鲜度似乎是厨师不变的功课。廖勇光也有菜式创新的压力,只是他用了不同于他人的方法应对。

  别的厨师是每个季度研发出一系列新的菜式面对不同的客人,廖勇光却是针对不同的客人去设计不同的菜式。他常常会主动了解客人的口味喜好。然后将客人分为一般客人、常客。一般的客人,也就是偶尔来的或者来了一次就很少出现的客人,就主打大众化的口味;而常客是酒店的忠实顾客,需要进一步了解客人的要求、口味,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在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饮食习惯制定菜式。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除夕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未雨绸缪的厨师早就为年夜饭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作为和苑酒家的总厨,廖勇光也早已想好了很多好意头的菜式。鸿运当头,就是他想出的菜式之一。他说这道菜选用青岛那边的海蜇头,加上自己特别调制的酱汁,加上点点葱丝与配菜,好吃好看还好意头。[nextpage]

  化被动为主动,将大众化转为个性化服务,客人吃饭时总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在做菜的过程中又融入了健康养生的理念,让客人在满足胃口的同时收获健康。廖勇光将个性化服务进行得淋漓尽致。

  成就企业成就自己

  一位总厨能做好菜才能服众,但这是口服,要众人心服,还得靠德。德之所至,众望所归也。廖勇光无疑在这个方面也是出色的。

  他常常说要人信服你,首先要自己拿出真心。作为一个总厨,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但是他不藏私,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手下的人。厨房里的厨师学徒有不懂的地方,问他,他倾囊相授。不敢问的,他知道了,走到身边手把手教。除了以外,廖勇光还常常灌输他们做人的道理。他会与手下的人聊天谈心,对新进来的学徒常常开导鼓励他们。廖勇光的真诚待人,获得了众人的信服。

  作为企业的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廖勇光牢牢记住这句话,一直致力于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

  现在广州的餐饮业竞争激烈,而成本又在不断上升。成本的控制就成了餐饮酒楼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节省成本,开源节流,无论是采购还是取材用材。廖勇光都严禁浪费。他会根据需要列出采购物品,力求当天食材当天用完。取材的时候他会要求砧板将食材用尽,不要裁掉太多边角料,甚至还会将有用的边角料回收,琢磨着可以做什么菜。至于随手关水龙头,上菜轻手轻脚不要打烂碰坏餐具,也成了他的口头禅。好的员工,不正是以企业为家,处处为企业着想的吗?廖勇光体现了自己的员工价值。

  工作认真工作,闲暇呼朋唤友把盏言欢,假期与家人爬山观景。这就是廖勇光的生活,看似平淡,却认真而实在。认真生活,平淡过日子,这就是廖勇光师傅眼中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