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5-18 17:27 浏览量: 1337
林娜:心中有阳光

林娜:心中有阳光

       她并非旅游专业出身,却能将旅游院校经营得有声有色,她看起来温婉贤淑,做事却干练睿智。

  采访结束,想起法国文豪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要播种阳光到别人心中必须自己心中先有阳光”。真心的希望,这束来自南国的阳光能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中。

  从1985年到2009年,桂林旅专为广西和西南地区培养大量的旅游及酒店专业人才。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桂林旅专的办学特色。

  林娜:好的。一方面,桂林旅专的专业设置很有特色,我们紧紧围绕旅游行业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来进行专业设置。我们设置了39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如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英语、导游、旅游艺术表演、装饰艺术设计、电子商务、会展策划与管理等。这些专业设置紧跟旅游行业发展的步伐。比如,在“旅游工艺品开发”在全国来说都处于共性化强而个性化不足的情况下,我们的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突出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开发,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我们的教学名师帅立功老师,他设计的一套“象山水月”茶具,参加首届全国旅游工艺品大赛,获得银奖(当年金奖空缺)。还有我们酒店管理专业率先和世界旅游组织进行合作,从专业建设上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我们拥有一支多元化、开放型的师资队伍。许多老师和行业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其中有60.6%的老师来自于旅游行业,曾担任过酒店、旅行社、景区的总监、副总等职务,拥有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和背景。多元化开放型的教师队伍使得我们的课程设置非常贴近行业要求,为培养应用型的旅游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上,贵校的同学在比赛中取得了三金一银的好成绩。您是怎样看待实践操作在旅游高等教育中的位置的?

  林娜:我们采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主线,以国际合作办学为平台,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内涵。客观的讲,旅游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专业,所以我们专业设置就抓住这样一个特点,根据旅游业重技能重素养重开放的特性构建起认知实习、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综合能力训练这样一个系统性的实训体系。

  当然,每个学校都会强调实践性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就我们学校来说,特色主要体现在系统性上。从学生一入校,我们就对他们进行系统性实践性操作的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在步入社会时,才会明显的感觉到他们所学和行业需求没有距离。系统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起到很重要的支撑作用,这一点我们体会很深,《光明日报》也曾两次报道桂林旅专学生就业能力强,受用人单位欢迎。

  桂林旅专是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选定开展旅游教育合作的第一所高等院校,请就此谈谈学校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的有益尝试。

  林娜:桂林旅专于1985年建校,1986年就有国际交流,从86年到现在我们一共聘用了160个外教,至少在广西应该是最早接受外教的专科学校,而且我们的外教层次也不低,2003年我们的两个外教获得了国家外专局授予的“外国文教专家先进个人”称号,学校被评为外教先进单位。我们从88年就开始送老师去境外学习,到现在为止一共有53个老师到境外学习培训过,每次至少半年以上。同时,从2003年开始。我们组织学生去海外实习就业,从东盟到美国都有。今年我们有两个学生去美国实习,已经通过美国迪斯尼文化使者的选拔,去迪斯尼工作。2007级有名叫张磊的同学,通过了最新在美国设立的为期一年的带薪实训项目,获得了美国教育基金会和美国观光餐旅学院提供的在美国带薪学习一年的机会。跟他同台竞技的都是名牌本科院校的同学,非常不容易。

  [nextpage]

  同时,我们和世界旅游组织的合作开启了国内院校与世界旅游组织合作的先河。2005年,我们学校就被世界旅游组织选定为和中国大陆唯一的合作单位,名曰:重点支持单位。第一期合作项目是酒店管理专业,主要是世旅委托香港理工大学对我们酒店管理专业进行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培训方面的合作,效果比较显著。到今年6月30号我们签下了第二期合作项目,我们想通过世界旅游组织的广泛深入合作,引进国际教学质量的认证体系。

  我了解到桂林旅专有很多校外实训基地,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桂林旅专在校企合作方面目前的状况?

  林娜:实话实说,尽管建立了集实习、实训、经营、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覆盖技能训练型、拓展创造型或仿真实战型的专业实践教学场所,而且职业技能的鉴定工种我们也达到39个。但和那些被列为国家级高职示范院校的院校相比,我们还有一些距离。从学校来说,我们还是要加强课程设置,推动校企共同来设计开发教材,加强校企深度的合作。作为企业来说,既要有社会责任,同时也要有回报,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至于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如何在互惠互利中达到共赢,我们正在探索。我们也在研究怎样能让培养的人才更受企业欢迎,及早让企业介入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中。

  下一步学校发展起来,我们感觉到缺的还是人,尤其是领军型人物,我们希望在业界经验丰富的精英人物能加盟到旅游教育机构里面来,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柔性的机制,包括客座教授、不定期定期来讲学等形式来合作。当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时,如果我们还是闭门造车,将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行业和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包括最佳东方这些有着先进发展理念的媒体为我们下一步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

  林书记,刚走上或者即将走上酒店岗位的年轻人,非常渴望获得成功。您觉得他们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事业?学校、师长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林娜:说实话,对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如果有机会选择其他企业,他们确实不大愿意在酒店工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关,感觉酒店是伺候人的活,低人一等,需要破除这样的理念。应该看到,酒店行业真的很锻炼人,要想在人生路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要经历这样一个历练的过程。实际上,对毕业生来说,谁也没办法给你一个准确的时间表。作为新人,应该在基层有意识的历练自己,磨砺自己的意志。很多成功人士大家只看到他辉煌的那一面,而忽略了他在基层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经历。任何人的成功一定有他必然的地方。我们也有一些校友在高星级饭店担当高层职位,我们曾经交流过他们为什么能成功的原因,得出来的结论是:这些人实际上并不是资质比别人优秀多少,而是他们在工作当中能够坚守,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能够很执着的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踏踏实实前进。把握住当下,你才可能有未来。我想这一点对任何人都有共同的启示。

  后记:桂林旅专创办于1985年,与其它历史动辄百年的大学相比,很年轻。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学校,24年间为西南地区乃至中国旅游业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已成为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行业的佼佼者。今年5月,在最佳东方迈点网主办的“酒店人最喜爱的十大品牌”的“十大国内旅游院校”评选中桂林旅专倍受网友推崇,稳居候选名单的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