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7-31 15:54 浏览量: 1336
炒杏仁年赚800万美元

华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应理

  在小白杏上发现商机的义乌商人叫毛应理,浙江华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位靠卖副食品起家的义乌人,几年间在新疆大漠深处建起了一座占地170亩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将西部丰富的资源与义乌强大的市场优势相结合的传奇财富故事。

  那时候,毛应理只是一个卖炒瓜子的义乌农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新疆小白杏。新疆人只将杏肉做成果脯,杏核壳太坚硬,就全部扔掉了。望着满地杏核,毛应理自然想到了自己的“专业”,想试着炒杏仁。

  现在,只要提起毛应理,新疆轮台县委书记张正荣就赞不绝口:“义乌人了不起,毛应理是我们县的‘财神爷’,原先小白杏一公斤6毛钱还卖不出去,现在一公斤要1.3元呢。现在,小白杏已成了我县农民的支柱产业。”

  在商贾云集的义乌,副食品批发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毛应理就是其中最早做干果生意的经商者之一。1983年,年仅18岁的毛应理开始从事副食品批发,云南核桃、东北松子、山东红枣、新疆葡萄干……什么干果生意都做,顶峰时,每年由他经销的核桃就达上千吨,足足可以装20个车皮。1990年,毛应理开始涉足食品加工业,先后开发了纸皮核桃和琥珀桃仁两个新产品。随后,他成立了华隆食品公司,注册了“森王”商标,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

  在干果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对食品市场的风吹草动,毛应理都非常敏感。上世纪90年代初,毛应理注意到,美国杏仁、开心果正源源不断地进入我国市场,价格不菲,却销得很俏。美国货凭什么能卖那么高的价钱?中国有这么多好水果,难道就生产不出像美国杏仁这样的炒货?面对这样的疑问,毛应理开始有了自己的“大梦想”———一定要研制出比美国货更美味的新品。

  于是,毛应理开始了自己的寻梦之旅。1999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在乌鲁木齐收购干果时,发现有一种杏干味道特别好,砸开杏核一尝,杏仁的味道也相当独特。而那时,在国内市场上,专门以杏仁为原料的干果还为数不多。毛应理知道,自己百追千寻的“金果子”找到了。

  新疆物产丰富,光杏子就有300多种。毛应理以前收购杏干时不太注意品种,这一次他拿着这种杏干到处打听,才知道它叫小白杏。随后,他按图索骥,找到了小白杏的产地新疆轮台县,并当即收购了一批杏干空运回义乌脱核炒制。

  小白杏杏仁开发成功后,毛应理立刻指派销售部人员带着新品到北京、广州、上海三个大城市进行市场调研。在对消费者的大量问卷调查中,9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其品质不亚于美国杏仁和美国开心果。毛应理赶超美国货的梦想有望成真。

  然而,从新品开发成功到初步投放市场,再到规模生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确保有充足的货源,毛应理决定在新疆轮台县建立基地,引导当地农民产业化种植小白杏。

  据了解,轮台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新疆腹地,这里是新疆境内最适宜发展杏树的地区之一。2001年之前,这里的杏产量达26万吨,占全国的一半以上。2001年,毛应理新疆轮台县新发展杏子基地20.06万亩。同时,公司对杏子以1.8元/公斤的订单保护价收购,使当地上万名果农的收入提高了三倍以上。

  当然,毛应理的华隆食品有限公司也得到了相当丰厚的回报。小白杏杏仁投放市场后,每包卖到了30元的高价,仍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