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9-07 16:56 浏览量: 1336
小伙开火锅店创业

  小伙在重庆开火锅店,生意做起来还比较顺手,他都有哪些开店经验呢?下面我们一块来看这个重庆小伙开火锅店的创业故事吧。

  30岁的周明东是重庆人,个头不高,精瘦中透出干练。

  从建筑工地的施工监督员到工程承包商,从经营古董家具的小老板到塑胶制品推销员,从酒水销售员到火锅店老板……周明东的创业经历跳跃性很强,各个行当之间似乎没太大的联系。

开火锅店好吗

  “我不是个安分的人。”他说。

 

  因为不安分,辉煌的时候,他是日进数千元的小老板;艰难的时候,他是流落街头的流浪汉。也正是因为经历过如此多的坎坷,今天的周明东才能以平和的心态经营现在的事业,把他的火锅店从重庆开到武汉,一步步做大做强。

  20岁“出道”闯建筑市场,24岁失手古董家具行业

  1975年,我出生在重庆市郊一个普通的家庭。20岁那年,我大专毕业了,学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所以自然而然地进入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监督施工。我性格外向,喜欢热闹,所以,很不适应工地上那种单调枯燥的生活状态。在那里工作了七个月之后,我就“逃离”了。

  一时找不到工作,20岁,我失业了。

  不久,一个朋友提议共同出资,承包建筑工程。我东拼西借地凑了5万元,开始和两个朋友一起承揽一些小工程。虽然工程承包的利润较高,但回款很慢。一年半以后,外面追不回的欠款已近十万元,我感到工程承包中有太多的因素无法控制,风险很大,所以就迅速脱身了。

  一次,我和朋友喝茶时,无意中听说有人要急于出手一个清朝中期的古董木床,要价两千元。我当时正闲着无事可做,就试着以一千多元的价格买回了这张床。

  买回来后,看着这个占了小半个房间的大床,我却犯了愁:这个大家伙卖给谁呢?我从没接触过古董,不认识行内人,只好到博物馆去打听。结果对方看后非常满意,当场以6000多元的价格成交。

  [nextpage]

  不花什么心思就能赚这么多钱!我对古董家具的热情空前高涨起来,我告诉自己:就干这得了!

  说干就干,我迅速开始着手组织货源。那时民间还有不少珍贵的藏品,我招聘了几名买手,让他们到农村去寻找老家具。村民们不懂行,觉得一张吱吱呀呀响的老家具能卖个几百元钱已经很满足了。因此,最初的一年里,我收了不少又好又便宜的古董家具。一张几平方米大的古床,两三千元买进,转手就可以卖出几万元。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一行,民间的藏品越来越少,我的古董生意渐渐举步维艰。

  1999年初,我举债收购了几件非常漂亮的古董家具,本想从中狠赚一笔,但没想到这批货大半年都没找到合适的买家,最终在债务压力下不得不以低价出手。这一次,我欠了一屁股债。

  “那一跤摔得很疼!”周明东说,这次惨败的经历,让他很久都缓不过劲来。也正是这次失败,让他开始生平第一次考虑: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

  “破产”之后,我开始冷静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思来想去,我觉得自己选择这一行并没有错,导致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掌握商品的渠道,进货和出货都走了弯路,信息受阻,才把生意做砸了。

  我渐渐意识到,自己以前赚钱其实靠的都是运气,并无章法可言;而真正要成功,还要不断摸索。

  我决定从头开始,先靠打工去积累经验。

  为“赚”经验,一年之内换了13个工作

  在家蛰伏了三个月后,2000年一开春,我就开始四处赶招聘会,和各公司的招聘人员谈。但我逛招聘会并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为了找出企业运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0来场招聘会跑下来,我觉得销售环节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我应聘到一家生产塑胶产品的企业做销售员。做销售真是苦啊!我每天早上8时准时出门,跑到晚上7时回家,晚上还经常要加班。而且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标准,同事之间竞争十分激烈。这些倒不算什么,我最受不了的是一些客户的白眼和冷言冷语。三个星期后,我就干不下去了。

  休整一周后,我再次应聘到一家饮料公司做销售。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这一行。一个多月后,我再次辞职。

  “我是本着积累经验、寻找适合自己的行当的目的去应聘的。但没想到,实际工作中会碰到那么多的问题。”周明东说,当时自己年轻气盛,而且不喜欢受人管制,因此受不得半点委屈,遇到让自己“不爽”的事情,就立即走人。“后来我算了一下,整个2000年里,我先后到13个公司工作过,有的工作只做了一周就没干了。”

  [nextpage]

  总结自己的打工经历,他说:“经验没赚到多少,却浪费了不少时间!”

  这样跳来跳去的状态持续到2000年的11月。有一天,我负气冲出一家纸品公司后,才发现身上只剩下25元钱了。

  没有落脚的地方,我站在路边看着车水马龙的大街,不知该到哪里去。在重庆市区里晃悠到半夜,几次经过朋友的家门,却始终没有勇气去敲门;从市区到家里只要3元钱的车票,我却几经挣扎也不敢登上回家的客车———我不能让家人看到我如此落魄的样子,更不能让一向支持我的朋友对我失去信心。

  那一夜,我混进了火车站的候车室。躺在又冷又硬的座椅上,泪流满面。

  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怎么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如此不堪?

  白天买最便宜的食品果腹,晚上睡候车室,我蓬头垢面。

  三天后,我被赶出了候车室,因为被发现没有车票。

  “那是我生平最为落魄的时候。”周明东说,他一直记得那天站在火车站门口望出去时,那道明晃晃的刺眼的阳光。“我捏着手心里的3元钱,意识到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

  很快,我找到了一份建筑工地的工作,和5年前一样,负责监督工程施工,以此解决了吃住问题。

  两个月后,我拿着近两千元的工资离开了工地,应聘到一家酒厂做销售。我告诉自己要好好干了。

  和我一起应聘的有近30人,试用3天后,公司宣布录用人员名单,我留了下来,并被任命为一个小片区的负责人。原因是:3天内,我一个人的销售业绩占整体业绩的1/3。

  我在那里工作了两年,一直做着销售工作。白天到处联系客户,晚上和客户聚会,拉拢感情。别人工作时,我在工作;别人休息时,我也在工作,我的业绩一直稳居团组的前三名。

  2002年,我离开那家酒厂时,已是一个大区的销售经理,带领手下近百人的销售团队。我学会了与人交流的技巧,也弄清了如何开拓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我不再心浮气躁。

  与人合伙,开火锅店,搞连锁经营

  2002年底,我结识了一个很投缘的朋友,他以前是一个餐馆的大厨,煲得一手好汤。那段时间,他刚辞职,打算自己做事,但又没找好投资项目。我们聊天中,谈及各自的创业理想和困惑,就决定联手创业。

  重庆人都爱吃火锅,我们决定将朋友煲汤的技术与火锅相结合,以老鸭汤做锅底,顾客可根据自己喜好放入不同配菜,像吃火锅那样喝汤。朋友以技术入股,我负责筹集资金。

  2002年8月底,我的火锅店开张了。因为味道好,而且选址得当,20多个台位的店子日日爆满,等着翻台的顾客常常要排队等待。看到势头不错,两个月后,我又在市内开了第二家分店,生意照样红火异常。

  不久,我萌生转战外地的念头。

  我心动了。但考虑到广东离重庆太远,“战线”拉长了不好操控,于是,我选择先在四川的乐山开了一家店,用以试验,打算成功后就转战外地,发展连锁店。

  要发展连锁店,就必须保证口味的纯正,我们开发出自己的调料配方生产线。

  与此同时,不少人登门询问加盟事宜。我发现,这其中有很多人有钱投资,但无经验管理。我隐约觉得其中孕育着无限商机。和朋友商量后,我决定开家餐饮公司,发展加盟店,向全国推广我的品牌。

  [nextpage]

  我把眼光投向了九省通衢之地———武汉市。

  2004年5月,我只身来到武汉开拓市场,注册了一家饮食公司和商标。当年8月,第一个加盟店在古田路开张了,虽然天气还很热,但火锅店开张后生意一直很火;9月底,第二家加盟店在汉口唐家墩开张;12月,第三家、第四家加盟店也陆续开张……这些加盟店的店面都不是很大,而且价格适中,很适合工薪阶层消费,因此生意非常好。

  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因为一些加盟商不懂管理,而且片面追求利润,所以,把大鸭子换成小鸭子等偷工减料的事时有发生,服务质量也跟不上。我意识到,这样下去,我的品牌迟早会被砸的。

  于是,在发展新的加盟商时,我尝试提高加盟费,在提供火锅汤料的同时,公司负责店面选址、以及火锅店的经营,以此控制火锅的质量和服务质量,保护品牌形象。

  如今,我在武汉市已发展了6家加盟店。5月份,我的直营样板店将在武昌开业,这将成为我的品牌店面,对发展加盟商起到展示作用。我计划今年起,以武汉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发展40家加盟店。只要稳扎稳打,诚信经营,我相信,生意可以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在失败中走向成功

  “我的创业经验全是一路摸爬滚打总结得来的。”提及自己的创业历程,周明东感慨万千。

  从最初懵懵懂懂在工程承包中赚得第一桶金,到误打误撞闯入古董行,再到一年跳槽13次的“辉煌”纪录,一路磕磕绊绊中走过来,从小老板到流浪街头无处可去,坎坷不平的创业道路,成就了今日平和的周明东。

  他说,他不耻于讲述过往的落魄和不堪,是因为正是那些经历成就了他今日平和的心态,和目前的成功。

  “失败了,站起来,看准脚下路继续走,就是好样的。”

  对于创业者来说,决定成败的,或许正是面对失败时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