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11-07 15:02 浏览量: 1339
郭敬文:十年一剑 半岛传奇

  提起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也许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如果提及半岛酒店,我相信,几乎无人不晓。因为它已站在了奢华酒店的顶端位置。

访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郭敬文

  自担任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下简称“大酒店”)董事总经理及行政总裁以来,郭敬文带领集团迎来了两间新酒店的诞生——上海半岛酒店以及东京半岛酒店。8年新开两家酒店,单从数字来看,可能会让很多看惯“某集团每年新增20间酒店”统计的人士嗤之以鼻。但是当这两家酒店冠上的是半岛酒店的名号时,这就让消费者乃至整个行业都惊叹了,从而由衷佩服郭敬文行事的一丝不苟及长远目光。

  品质凌驾于数量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字:大酒店旗下现已运营的9个半岛酒店项目中,共有4家酒店(香港半岛酒店、东京半岛酒店、纽约半岛酒店、芝加哥半岛酒店)是大酒店拥有100%的拥有权,在余下的5家酒店里,大酒店分别拥有42%-75%的拥有权,可以说大酒店皆是这些酒店的大股东之一。对于如此高的拥有率,郭敬文指出,这正是大酒店的经营之道:“纵观全球酒店业发展,即使是顶级奢华酒店大多数也只是提供品牌输出管理,通过与很多地产商合作,以求快速的发展。而半岛酒店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我们每一个专案都会希望自己担当业主。”

  大酒店追求对酒店的所有权从侧面解释了其扩展速度缓慢的原因。郭敬文把集团的目标放得十分长远,不是盲目追求数字上的扩张,而是追求品质上的保证。对于大酒店来说,自身的投资能够维持到酒店的品质,保证物业不断升值,这对于投资者也是一个回馈。“我们不在数量上求胜,却在品质上求精。我们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文化营建每间酒店。例如,开在东京的半岛酒店,我们会根据日本市场需求、文化特色配以日式风格设计,而非纯粹地复制一个半岛的皮囊。我们会花去很多心血去专心执行每一个专案,投放足够的资源去支持每一个项目的建设与发展。”由此可见,虽然半岛在全球范围仅有9间酒店,但是只要一提及奢华酒店品牌,半岛的声望和名气不容小觑。

  因为自身也是业主,因此在对待业主方和管理方之间矛盾的问题上,半岛的做法与其他品牌酒店管理集团略有不同。郭敬文指出,虽然大酒店一直坚守自身的业主地位,但仍然在酒店项目发展的过程中寻求商业伙伴。“在专案启动初始,我们和其他业主就会谈妥未来发展的前景。在坚守自身业主地位的同时,争取提前做好最大的磨合,来避免日后的分歧。”

[nextpage]

  奢华服务传承百年

  香港半岛酒店是大酒店的旗舰店,正式开业于1928年,是香港拥有最辉煌历史的五星级豪华酒店:酒店的接送车队全由劳斯莱斯组成;1994年翻新后,酒店新增30层的新翼,并建有香港第一也是唯一的酒店直升机停机坪??这些都为香港半岛酒店打下了奢华服务的印记,更令其成为了香港文化的代表之一。

  “半岛提供的奢华服务不仅是外表的光环,其灵魂在于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才是半岛对奢华的精辟阐释。”在郭敬文的眼里,奢华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承诺。全公司至上而下秉承着同一种承诺,从给予客户最优质、最特别的享受出发,依据不同的文化内涵设计建造酒店,带给客人不同的惊喜。半岛既有豪华大气的奢侈感,又有细致入微的悉心关怀。比如在酒店客房的设计上,新酒店的标间内都设有独立衣帽间,并设有单独的“洗衣格”,客人无需依照传统的方式去按铃呼唤侍应,而只需将衣物摆置于“洗衣格”,工作人员便会自行提取衣物洗涤,提供给客人更多私密贴心的服务。

  那么如何在硬体设备上更好地体现大酒店144年的奢华服务?答案在于行业里数一数二的酒店研究实验室。原来,每当大酒店接下新的酒店项目时,这个神秘的实验室就会按照建筑平面图搭建一间“样板房”,里面所有事物都是按照1:1进行建设。样板房完成后,迎来的第一个客人是郭敬文的老板、大酒店非执行主席米高嘉道理爵士,其后就是郭敬文,在大酒店高管都体验过这个“样板间”后,他们会详细地记录入住体验以及相关修改意见,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将会按照这些记录进行修改,最后拍板的样板间就会成为酒店建设的蓝本。

  酒店豪门新典范

  郭敬文在不久前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中曾说道:“开张只是一场游戏的开始。”

  上海半岛酒店投入超过10位数字的庞大资金兴建,是上海外滩地段唯一一座新建筑物,酒店采用装饰艺术风格为主调,重现20世纪初黄金岁月时上海以“东方巴黎”之称号闻名的风貌。这是郭敬文自2002年加入大酒店以来的心血力作。在他的下属眼里,郭敬文早把上海半岛酒店和东京半岛酒店视为己出,倾注了无数的汗水与辛劳。早在2003年,郭敬文就亲自前往上海考察酒店所在地,评估是否适合发展半岛酒店专案。同年,大酒店与合作伙伴签订框架协议。“可以说,从最初期我就参与这个项目的开发了。”笔者从郭敬文的神情里,看出他对上海半岛酒店的重视与爱护。

  拥有235间客房的上海半岛酒店于2009年10月在上海外滩正式试业,此酒店综合专案的发展与开幕是大酒店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标志着大酒店在阔别55年后重返其两个业务发源地之一。

  单从硬体设施上,便可看出郭敬文以及大酒店六年磨一剑的功夫:在235间客房中,共有44间为套房,其中3间为顶级套房。套房之一的汇中套房更设有全上海最大、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户外平台,住客可在此饱览外滩的景色;酒店的宴会厅采用无柱设计,为迎合上海会展业市场的需求,酒店特别为该宴会厅配备了一部“超级电梯”,可运载劳斯莱斯级别的车辆进入会场。“我们了解上海拥有繁荣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因此上海半岛酒店为这些超级的奢侈品牌提供了一个绝妙的展示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半岛酒店将迎来它的第一个豪华车展览。”

  从数字到管理的蜕变

  郭敬文与大酒店,早在他加入公司前就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1986年到1996间,郭敬文在其他投资机构担任主管期间曾协助大酒店击退外界的恶意收购。直到郭敬文正式成为大酒店一员的那日,十载时光已匆匆流过。

  “我一开始是做会计师,也转战过投资银行和地铁公司,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仔细地投入。比如说,要对每一个文字有细致的解读,对金融资料有详尽的掌握,对每一件事情都要周全考虑和执着执行。”

  从银行业投身酒店管理集团,郭敬文认为自己需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要对酒店的未来发展做好一切打算。因为,每一次的战略决策,都将会对公司、对员工产生长远的影响,所以必须深思熟虑。在大酒店2009年的年报里面,只有两个部分进行了特别的标示,其一就是新开业的上海半岛酒店,其二就是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而大酒店更把员工的管理和发展列为其中,足可见无论是嘉道理家族,还是郭敬文对员工发展的重视。“我作为管理者,一言一行必将对员工产生影响。旗下七千多名员工提供的服务,给客人们留下一个难忘的、愉悦的住宿回忆,那就是最标准的答案。2003年非典肆虐,半岛都没有裁员,因为即使在这困难的时期,半岛给予员工们一个承诺,希望半岛这个大家庭可以携手渡过难关。正是因为有了对公司的这种忠诚感,我们的员工懂得感恩,懂得感谢公司为其带来的一切,才会在平凡的工作中思索为公司创造额外价值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