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11-29 18:11 浏览量: 1340
开川菜馆创业的故事

  开川菜馆能赚钱吗?川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川菜馆更是很多人都钟爱的饭馆。那么开一家川菜馆,应该考虑什么样的因素呢,下面给您讲一个餐饮创业小故事,希望会对您自己的创业路有所启发。

开川菜馆能赚钱吗

  川菜馆开店创业市民故事

  “从开出第一家川菜馆到今天,其中能称得上创业转折点的时间有两个,一个是2003年4月份,一个是2006年12月份。”昨日,青岛古街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晓煜以两个“时间点”为开始,讲述起她的创业历程。她说,2003年4月是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2006年12月她企业里的员工、河南濮阳小伙杨占奇遭遇车祸离开人世前,他家人把他的眼角膜捐献出来,整个事件《青岛早报》曾全程跟踪报道。非典给她的创业带来一次飞跃机会,“杨占奇事迹”则促使她树立起全新的企业文化价值观。

  非典给她带来机会

  晓煜告诉记者,在2003年非典来临前,她经营两家小川菜馆,生意都很红火。但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一下把青岛餐饮业推到了“冬天”,也把她的两个菜馆生意几乎扔进了冰窖。

  “当时不少饭店或关门或停业。”晓煜说,但她始终坚信疫情终将过去,于是她不仅没裁员,还向在非典期间就餐的顾客表示感恩,重新装修店面,确定连锁发展目标,果然到2003年下半年,非典疫情过后,饭店、餐馆重现辉煌。她经营的川菜馆一下就吸引了三个加盟店面,创业完成一次大飞跃。

  员工事迹触动她心

  目前,晓煜和丈夫共同创业的川菜馆已有了7家连锁店面。“本来,此前以利润为导向,做大做强是企业的主要目标,但员工杨占奇的事迹让我转变了这个想法。”晓煜介绍,去年12月23日,员工杨占奇被一辆摩托车撞伤去世,在他去世前1小时,弟弟杨占京代他捐献出眼角膜。杨占奇因此成为我市第一个捐献眼角膜的人。整个事件,《青岛早报》全程跟踪报道后,岛城上千名市民自发掀起一场捐献角膜的行动。

 [nextpage]

  餐饮是个“良心行业”

  “杨占奇一个人的行为通过媒体宣传,影响了众多城市居民对遗体捐献的观念变化,这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晓煜说,这件事让她颇受触动,并促使她把企业目标重新确定为“做最受社会尊重”的餐饮企业。她说,企业在赚钱之外,必须要有社会价值的体现。餐饮业是个“良心行业”,在餐饮业掘金只有大家赚良心钱,生意才能做持久。

  再建五条餐饮街

  市经贸委市场网点处处长刘大川:青岛已搭建起青岛代表菜的品牌框架体系

  青岛近五年来餐饮有何特色,未来美食将如何发展?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经贸委市场网点处处长刘大川。

  记者:未来将如何改造或规划餐饮街区?

  刘大川:从2002年起,我们一直贯彻以特色餐饮街区建设为龙头的思路,先后规划建设了云霄路海鲜美食街、登州路啤酒文化街等7条特色餐饮街区。到2012年将再培育5条新的特色餐饮街区。

  记者:青岛餐饮最近五年来的发展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特色?

  刘大川:品牌建设是青岛餐饮业形成特色的主要途径。2002年组织开展了青岛特色小吃的评选,认定了50个青岛特色小吃和风味小吃。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青岛海鲜菜的评选,评选出37例青岛海鲜名菜和57例海鲜优秀菜。2005年通过挖掘提炼青岛菜和青岛特色小吃的概念和特点,初步搭建起青岛代表菜的品牌框架体系。

  记者:青岛市在发展大众化餐饮、早餐市场方面有哪些变化?

  刘大川:几年来,青岛市在市区共发展“绿色早餐”车(亭)400多个,每天近7万名市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