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12-13 20:14 浏览量: 1339
黎长新与她的抻面人生

  黎长新,身高臂长,对于传统厨艺抻面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天赋。她曾经在T台上穿梭,但是如今却成了面点大王,并且获得一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对传统厨艺抻面有着难得的天赋。

黎长新的成功故事

  有心的姑娘,向前辈讨教,甚至自己花钱,到外面拜师学艺。一公斤面粉,能用它做什么?在黎长新手里,这一公斤面粉,能抻出三万多根面条来。面条细如蚕丝,一个针眼能穿过三十多根。黎长新是北京五洲大酒店餐饮部一名普通的中餐面点厨师。她勤勤恳恳工作,刻苦钻研技术,从一个普通的厨师,成为五洲大酒店的“抻面大王”,从一名职高毕业生,成了北京餐饮业的“知名人士”。

  北京五洲大酒店餐饮部高级技术能手黎长新,在她十六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彭俐一起考上了百里挑一的中国模特表演团。没想到父母不愿意女儿在T型台上抛头露面,于是,黎长新只好到职业学校学习厨艺。

  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主席孟·盖拉夫人过生日,酒店选中黎长新为贵宾做中国传统生日美食———长寿面,以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风采。“给孟·盖拉的表演开始了,有许多记者的闪光灯照着我。我用一公斤面粉抻出了32000根。孟·盖拉夫人高兴地拥抱了我。我也流了眼泪。”32000多根面丝,粗细程度达到了极限,超过了当年台湾一位60多岁老师傅创造的8400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4倍。黎长新开始闻名海内外。

  2001年,黎长新专门为过生日的客人抻出了五彩寿面;2002年3月,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邀请黎长新做抻面表演。2002年,为提高营养价值,黎长新创新出加馅的面条(素菜、肉、海鲜)。近年来,黎长新高超的抻面技艺和创新成果受到了党和国家及企业的大力支持和表彰,荣获重要奖项近20项。在诸多的赞叹和荣誉面前,她始终以一颗平常心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和面,碱是骨头盐是筋。面和面也不一样,有的天生就软,有的天生就硬。要想把面抻好,先要将它溜好。”黎长新的心都在“面”上。1998年,她自己研制、创新的“炸龙须面”、“珍珠馓子”,由北京市名菜名点鉴定委员会确定为名点。今年三月份,她又新发明一种带馅的面条(有豆沙、奶黄、海鲜和素菜馅等),命名为“加芯面”,并申报了技术专利。

  对自己工作的酷爱,使她的工作干得很酷。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主席孟·盖拉夫人过生日,酒店选中黎长新为贵宾做中国传统生日美食———长寿面,以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风采。“给孟·盖拉的表演开始了,有许多记者的闪光灯照着我。我用一公斤面粉抻出了三万二千根,超出吉尼斯纪录四倍。孟·盖拉夫人高兴地拥抱了我。我也流了眼泪。”

  于此同时,黎长新也在不断的学习进步。去年,北京饭店从事面点专业的国际面点大师郭文彬,将她收为关门弟子。新的机遇和挑战,还在前面,也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