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1-23 15:56 浏览量: 1336
王庆祥:运筹帷幄转战酒店业

  大舜晶华和大舜丽池两家酒店,眼光独到的选址、成功的运作、短时间内汇聚的良好口碑,让人对这两家酒店从陌生到熟悉到好奇。这成功的背后,正是王庆祥,这位大舜企业的董事长的运筹帷幄。

  2008年,在天河区中山大道,与琶洲展馆隔江对望的黄金地段,矗立起一座由台商投资的高级酒店——大舜晶华酒店。四星级的装修与服务,三星级的收费,吸引了许多商务人士热棒。2009年,第二间五星级装修的酒店大舜丽池又在相隔数百米处拔地而起。

  白手起家

  年近六十的王庆祥家在台南,家中七个兄弟姐妹,因为孩子多,王庆祥13岁就开始出来自己打工,勤工俭学。他做过冲床、电镀,送过报纸。毕业以后,他还坚持白天打工,晚上上夜校。也许因为读书的不易和艰辛,使他直到现在还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有机会就报读进修班,正是这种心态,让他选择入读暨大的EMBA。早早的独立,让王庆祥懂得努力,懂得执着,懂得珍惜。

  服完兵役后,26岁的王庆祥和几个兄弟一起创业,他们从事眼镜的加工出口生意,从此一做就是数十年。他们从四五个人的小工厂帮别人做代工开始,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如今已经发展到近1400多人规模。前沿的管理经营理念,大舜企业致力于技术创新,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自己工厂生产需要的模具都是自己生产。而在销售上,大舜企业的客户遍布欧洲、澳洲、美洲。大舜企业生产的产品从眼镜到工业用的手电筒,从实业到酒店服务业,王庆祥苦心经营的大舜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感恩德报”是大舜企业的宗旨,只有相互感恩,社会才能和谐。要用感恩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王董说,人的一生,吃的,喝的,用的,其实都是有限的。资本和财富,只能留在人世间,人是带不走的。你把它变成了酒店,它还可以创造价值,可以为数百人解决就业,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住宿,帮助到别人,这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回馈,这更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在对公司的管理方面,王庆祥的管理方式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观念。“一个公司成立后不是老板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公司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获得的利润也不是一个人的,公司还需要照顾到所有的员工。”正是基于这样的管理理念,经济危机爆发后,虽然大舜企业的营业额下降了20%,但是却没有解雇一个员工。在经济逐渐复苏之际,大舜企业能够迅速恢复元气,王庆祥归功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王庆祥说,因为没有裁员,员工士气还在,生产恢复就很快。

  战略发展的眼光

  作为商人,王庆祥不仅看到当下的市场,他更把眼光放宽放远,看到未来的市场。在台湾的时候,他的工厂面临着劳工短缺的瓶颈,于是他果断地将工厂迁到了大陆。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州逐渐发展成了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业转型势在必行。王庆祥也早就把握着这发展的脉搏,他将眼镜加工厂搬迁到了花都,将眼光投在了服务业中的酒店业上,以便参与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来。

  虽然年近60,然而王庆祥并没有停止求知和前进的脚步。他为了能够更好地经营大舜企业,也为了让大舜企业能更上一个台阶,他毫不犹豫地报读了暨大的EMBA。王庆祥说,来暨大读EMBA,是为了学知识,理论和实践知识都同样重要。“暨大离酒店很近,交通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的招生人员又非常热情。所以我就毫不犹豫地报读了EMBA课程。”

  “暨大的老师很好,他们专业的讲解让我对管理的认识加深。”王庆祥说,“比如今天的课程,就让我学会了怎么看报表,以前都是随便看看就过了。”除了专业知识上的收获外,王庆祥还结交了一群朋友,充实了他的生活。

  现在的王庆祥,一面忙于公司的事业,一面抽空回台湾看望家人,一面忙碌于EMBA的课程,一面致力于台商协会的事宜,生活忙碌而充实。虽然事业蒸蒸日上,王庆祥却十分谦逊,他不认为自己是取得了成功,他只是说这是所有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都会这样。或许正是达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王庆祥才能拥有如此谦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