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4-05 18:59 浏览量: 1337
从打工仔到爱心酒店老板

  17年前,吕本政怀揣160元钱独自去烟台打工,现在,他已经是烟台小有名气的“爱心酒店”老板。从套一个化肥袋子一分钱到现在经营4000平方米的酒店,莘县人吕本政在烟台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卖了山羊 带着梦想出去闯

  吕本政是莘县王庄乡东马厂村人,1994年,20岁出头的他在老家莘县农村已经打了几年工。他在饭店给人家当过学徒,去菜市场卖过菜,不安分的他总想出去闯一闯。一天,一家人守着一台黑白电视看节目的时候,吕本政无意间看到了烟台的宣传片,那么多外资企业、烟台的美丽风光一下子吸引了这个年轻小伙。

  当他把去烟台打工的想法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没说什么话。过了半晌,父亲攥着100元钱从外边回来,塞给吕本政后,又指了指院里墙角那只山羊,撂下一句:“把羊卖了吧!”

  吕本政知道这只山羊对他一家意味着什么,但是想到自己的梦想,他狠狠心把山羊拉到集市上卖了60元钱。怀里揣着这160元钱,吕本政坐上了开往烟台的火车。拥挤的火车上,好多都是和吕本政一样,带着大包小包出去打工的年轻人,他打量着周围的人,又不时地看看窗外,吕本政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但一个念头:他一定要混好。

  叫不上螃蟹的名字 没有饭店雇他

  安顿下来后,吕本政迫不及待地出去找工作。仗着自己在饭店当过学徒,吕本政就瞄准了饭店。没出过门,自幼在内陆长大的他从没见过那么多海鲜,到了饭店后厨,吕本政看着模样怪异的海鲜傻了眼,光是螃蟹就有好几种,他一个也叫不上来开。摸不着头脑又没有任何手艺,吕本政处处吃闭门羹。

  在莱山转了好几天,未果。“再找不到工作,连饭都吃不上了。”吕本政想。经人介绍,吕本政决定帮人套化肥内袋子,一个袋子1分钱,日结工资。套一天化肥袋子能挣十几块钱,一天下来,累得直不起腰。吕本政就一边打零工,一边继续找饭店。

  三四个月过去了,吕本政几乎转遍了整个莱山区,没有任何手艺,又是个外地人,没有一家饭店肯雇佣他。就在快绝望的时候,吕本政看到一家小饭店生意挺红火,他走进去找到老板,央求老板收他。然而,老板说店里不缺人。一连三天,吕本政天天来问老板,老板见他真心想学手艺,又是外地人,被他打动了,让他来店里当学徒,一个月给他400块钱。

  吕本政当时喜极而泣。“钱虽然不多,但终于能学点手艺了。”吕本政看到了希望。

  一天切一麻袋土豆 从学徒到厨师长

  开始上班了,给吕本政分配的活是养海鲜。看着水族箱里几十种海鲜,吕本政想自己一定把这些模样怪异的家伙弄清楚。白天他就问带他的师傅海鲜叫什么,晚上他照着记忆中的模样画下来,在本子上一一记录。

  很快,吕本政就能区分几十种海鲜,蟹类、贝类、各种鱼他都如数家珍。熟悉了海鲜品种,吕本政开始接触改刀。现在他左手上还有个刀疤,就是切第一个土豆时留下的。

  “做厨师,刀工必须得好。”吕本政说,当时,吕本政每天练习切土豆丝、咸菜丝。一天下来,他要切一麻袋土豆,整整八十斤,三十多口人的工作餐都由他亲自切菜。

  后来,吕本政又自学雕刻、做拉面,他很吃苦,做事细致,老板笑言,说他雕刻的凤凰公的母的能分出来。就这样,经过6年的磨练,吕本政从一个连海鲜都叫不上名来的小学徒成长为样样精通的厨师长。

  不忘帮助自己的人 开家“爱心酒店”

  有了手艺,吕本政和妻子商量开家自己的饭店。来烟台这么多年,吕本政说,他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落魄的时候,有人给他吃的穿的,1996年初春,儿子出生没钱买煤,邻居孙忠强夫妇干脆把家里的热炕头给让了出来。他想回报这些帮过他的人,于是,他想到开家“爱心酒店”,让一些做好人好事的人免费到饭店就餐。2005年,他的“爱心酒店”顺利开张。

  现在,吕本政已经又扩大了店面,从原来400平方米的饭店扩大到4000平方米。酒店承办大型婚宴,并在烟台有不错的口碑。一路走来,吕本政吃了不少苦,作了不少难,他告诉记者,聊城人在烟台有不错的口碑,他正是凭着勤劳吃苦讲信誉,才在烟台立住脚,有了自己的事业。

  春节回家过年的时候,吕本政看到飞速发展的聊城,很是欣喜。他和哥哥一起考察了下,如果有机会,他希望能回家乡干出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