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7-01 10:26 浏览量: 1339
马琳:良心搭建放心早餐工程

 马琳女士是洛阳全福食品有限公司行政副总裁,她叙述了自2009年10月洛阳全福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福)接手市政府放心早餐工程后的一系列故事。  

马琳:良心搭建放心早餐工程

  2009年在接到政府放心早餐这项惠民政策后,欢喜的同时全福伴随着一丝担忧,放心早餐作为政府项目,暂时抛开微薄盈利的可能性,仅是政府、惠民这两顶大帽子就已经给了全福无限的压力,做成皆大欢喜,若有丝毫闪失,后果不堪设想。当时的洛阳市场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模式,一切只能依靠自己摸索,尝试。
  刚刚起步的放心早餐种类相对单一,经销店分布少而散,政府也未出台相关的优惠措施,因此一直不温不火的经营着。然而,作为食品企业,全福对于早餐原料选材的高标准始终并未放松,随着市场慢慢养起来,放心早餐规模逐渐开始扩大,经销点增至300个,日销售额突破7万元。由高级大厨、洛阳市营养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全福早餐研发团队也陆续地开发出种类更加丰富的馒头、汉堡等,同时合作单位伊利企业的牛奶也摆上了放心早餐的摊面,百姓的早餐搭配更加营养合理。据马琳介绍,经销点人员月收入最高可达4000余元,而失业人员、失地农民、无业者占据经销点销售人员总人数的95%左右,这样一项为百姓提供早餐的惠民工程无形中也减轻了社会就业问题。
  经过了最初的低迷阶段的全福放心早餐格外珍惜苦寒过后的春天,然而,双汇“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社会上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中国食品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地动山摇。
  始终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态度的全福因为社会上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愈演愈烈,感到压力倍增,对于原材料的要求近乎苛刻,大企业、知名度、百姓口碑、“三证”符合这一系列标准的厂家才有可能入选原料备选名单,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鲁花花生油、海天酱油。
  此外,马琳告诉记者,只有具备健康证才有可能成为全福一员,每年全体员工都要进行一次严格的体检,对于早餐各个经销点的销售人员也会有一定的健康标准。对于市民普遍较为担心的添加剂问题,马琳作出解释,市民要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对于早餐摊上的包子、豆浆、粥一类的短线产品,不会放置添加剂,而对于一些长线产品,添加剂是保鲜功能中很重要的一项元素,而且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对人体完全是无害的,部分添加剂有营养功能。盛放豆浆、粥类的塑料包装在使用之前会经过120摄氏度高温杀菌,具有强烈的耐热性,包装过后的成品粥、豆浆也会迅速放入冷却池中。
  谈起早餐工程的未来规划,马琳表示,近期会对早餐老厂房进行更加合理化的改造,部分设备将进行更新,希望能够在帮助政府分担压力的同时,为老百姓提供高品质的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