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7-11 10:17 浏览量: 1339
徐建军:把巴氏火锅品牌推向全国

   有这样一个人,在火锅行业火爆的时候,还能做到让自己的火锅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谁?他就是浙江绍兴巴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徐建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把火锅店事业发扬光大的!

徐建军:把巴氏火锅品牌推向全国

  不甘平淡,立志创业
  1996年,徐建军毕业后分配到原万县市工商联工商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天天坐在办公室,徐建军觉得像混日子," 自己这么年轻,就这样混,太不值了。" 徐建军决心要出去创一番事业。
  1999年,徐建军的老乡徐君玉给他打来电话:" 到浙江来搞火锅吧!这个行业不需要尖端科学,还有着广阔的市场,我们的重庆火锅,江浙人既新鲜又喜爱。" 一席话说动徐建军,他辞掉工作来到浙江,在徐君玉的好吃香火锅店当起店长。尽管徐建军对餐饮管理一窍不通,但徐君玉鼓励他:" 餐饮业管理非常细,又能接触许多人。只要用心去钻研,就能学到许多东西,总有一天你会不满足于在我这里当店长……"
  当店长,每天要迎进送出,徐建军认认真真地学习与人交往;每天购进上百种原料,他精打细算;对每一个员工,他既倾情关爱又严格按制度管理。看着店里火爆的生意,徐建军产生在餐饮行业创业的想法。当时,在江浙开餐馆门坎比较低,10多万元就可以开一家20多张桌子的中档餐馆。当了两年店长,徐建军已经有了2 万多元存款,他朝思暮想的就是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开一家自己的火锅店。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8 月,徐建军筹措资金30万元,开起了规模不小的属于自己的火锅店——巴氏火锅店。店里拥有30多张桌子。
  头脑精明,善于经营
  本来就很有头脑的徐建军很重视宣传,他精心策划,并不惜广告费,在电视上滚动播出巴氏火锅店的开业广告;报纸上,头版刊登巴氏火锅登陆宁波的消息。他还租用动力伞拉着大标语在宁波上空翱翔了一个月,聘请数十人到大街小巷散发传单。巴氏火锅一开张即迎来火爆场面,宁波消费者都要来看个究竟,品尝一下味道。
  巴氏火锅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徐建军心中却一刻也不能放松。做火锅,锅底的味道是关键,菜品的新鲜是关键,服务质量是关键。哪一样不到位,火锅店的生意就只能是昙花一现。徐建军每天守在店里,掌控好每一个环节,把握好每一个服务细节。水果任意吃,泡菜任意吃,巴氏火锅在宁波人心中成了重庆汉子" 好客、豪爽" 的代言词。
  几个月下来,徐建军还清了借款。2003年,在西施的故里──绍兴市所属诸暨市,巴氏火锅的第一家连锁店开张了。年底,他又在绍兴市肯德基旁开起第二家连锁店。2004年,巴氏火锅向浙江温岭扩张,在温岭市中心开起一家有60多张桌子的大型火锅店。这一年,徐建军的巴氏火锅正式注册成巴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不断创新,树立品牌
  “搞哪一样,都很艰难,要创业,敢于吃苦摆在最前面。” 回顾这几年的创业史,徐建军笑容里饱含心酸。他说,江浙餐饮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是需要不断更新,不断超越、不断发展的。徐建军把完善管理体系和培养管理人员作为巴氏火锅在江浙市场的立足之本,自己则把主要精力放在掌握市场信息、研究市场竞争措施上。每开业一家餐馆,他都要带着管理人员前去光顾,去了解别人的菜品味道和经营管理之道。在调查中他发现,重庆火锅以" 麻" 、" 辣" 闻名,但江浙人不喜欢" 麻" 味。因此,他有针对性地不断调整巴氏火锅的味型,形成微辣而不麻、香而不腻口的" 巴氏" 火锅味型。同时,他还" 随乡入俗,增加宁波人喜爱的海鲜菜品,推出特价菜、特价海鲜,吃火锅送巴渝特产等……
  在内部管理上,巴氏火锅着重控制成本,采购环节由徐建军亲自控制,员工队伍力求精干高效。2007年物价上涨,众多的餐饮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但对巴氏火锅的影响不大。巴氏火锅始终坚持中档价格定位,加上独具特色的味道、舒适幽雅的环境,迎合了大众消费者的口味。徐建军告诉笔者,目前巴氏火锅已成为江浙火锅行业的第一品牌。徐建军的巴氏火锅在江浙餐饮市场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下一步,巴氏火锅将走出江浙市场,我要把这个火锅品牌推向全国。”徐建军谈起未来的打算,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