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年10月25日 12:27

当资本和创业者们骤集至各类打着无人旗号的赛道,沉浸在效率提升、体验更好的故事里时,人刹那间显得有些多余,沦为替代品。

美国:无人餐厅Eatsa关了半数的店

但无人的消费技术真革了传统门店的命吗?
恐怕并非如此,美国无人餐厅代表Eatsa关掉大部分门店或许能说明些问题。
日前,Eatsa官方公告称,准备关闭在纽约、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加州伯克利的5家餐厅,留下2家位于旧金山本部的门店继续运营。
如果说是亚马逊无人零售解决方案Amazon Go,才撩起整片无人赛道的狂热,那么Eatsa或许更应被视为先行者。2015年,Eatsa在旧金山开业。这家餐厅之所以受人关注,就是因为实现了“无人化”的落地。
光凭外观,很难觉得这是家餐厅:店门口摆放着简易桌椅,里面都是些白色电子设备和规整长方体空柜,前者用来下单、结账,再到空柜那取餐即可。
进入餐厅后,你能看到点餐区的白色电子设备,有些类似iPad,通过刷卡,系统读取持卡人身份信息,即可开始点餐。Eatsa提供全素食健康套餐、饮料等供应选择。确定订单后,刷信用卡完成结账。
然后移步至取餐区,你会看到你的姓名出现在长方体空柜上方的电子屏幕上,大约等90秒,你名字的底色将变为绿色,右侧显示对应空柜的编号,走到相应格子前,你的食物已经在那等你了……
官方公告中提及关店理由时指出,由于跨地区经营,Eatsa难对食物标准化进程及时感知,尤其推进新菜品时更加麻烦。
如果说,Eatsa扩张太快的经验教训,意图切入类似无人餐厅市场的公司还能汲取避免的话,那么Eatsa的“反馈缺失”恐怕就是无人模式的“原罪”了。
所谓无人模式,为节省人力成本是主要推动其发展的原因之一。通过机器代劳,过去传统餐厅需要的至少2名收银员、2名配菜员就无用武之地了。的确,减少了人参与,Eatsa的流转效率很高,对工作日益繁忙、时间宝贵的白领们来说,接近“即点即拿”的就餐体验,也是科技赋能生活的美好故事。

来源:凤凰科技  

订购东方美食杂志、发稿、网厨卡、书籍、课程、美食大赛展位、中国吃网广告欢迎拨打热线: 1333108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