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7年12月27日 15:45

素食是一种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无论种族与信仰,它不仅是慈悲和爱的表达,更是一绿色环保的选择。素食不代表放弃营养,相反,是为了更加健康地享受人生,摆脱无尽欲望对人们的束缚,素食让我们的生活回归自然、简单宁静。

素和膳食:大数据管理贯穿始终

北京素和膳食致力于采用时令鲜蔬用最古朴的烹饪方式来平衡膳食与还原食物臻味,同时在生活和自然之间维持合理的平衡。这一名称诞生于此:素真本味,和雅生香。
把珠海的模式复制到北京
“我们是先开的珠海店,把珠海的产品复制到北京来,在北京又独立开发出一些其他的新产品,北京这家店开店有14个月,店面面积有400,目前员工是厨房9人,前厅8人,一共17人,客单价在110~150元,虽然是同一个品牌,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培养的厨师就不一样,风格也不同,菜品没有办法达到标准化,其实标准化我们做的也会很好,可是我们不希望这样,因为一段时间之后厨师就会出现一个瓶颈。
我们是希望两拨厨师他们个有个的瓶颈,这样两家一交叉,这样瓶颈就会消失,这是目前我们所想象的。下一步我们要在济南再开一家,这家店的合作方式是投资方。

在当地小有名气,没有管理能力的素食餐厅。”素合膳食创始人杜维说。

素和膳食:大数据管理贯穿始终

“我们以管理的形式入股,以技术投资和资金投入的方式和当地的一些餐厅合作。我们未来是往管理模式上转型,现在是靠这种店来整合管理模式和拟定管理方法,未来以合作的方式在不同地区和地域进行合作,也许不会出现我们素和的品牌但是会出现我们素和管理的标识,这是以后我们发展的一个方向。”
素合目前以单店投资的形式,资产比较重,而且在当地的人脉和政府对接的资源掌握的比较少,又想扩张出去,所有总部就要出资金和技术和当地的小品牌进行互相合作。
借助大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一个经验,像我们餐厅不只是看自己的数据,在一公里范围之内,和我们同样规模的,同样价位餐厅的客流量也会做为一种参考。我们有自己的收银系统,可以为我们提供每日客流量的一个基础数据,数据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我们会以几个纬度去分析这个市场,分析自己的客流量,我们把同类的数据罗列到一年之中,做成一年365天的一个表。”杜维还说,他们有十一年的一个数据积累经验。这个总比,会按照一周为单位,比如周二周三,会把全年周二周三的数据进行累计,能分析出一个月中每周的周几它的客流量会出现相同的性质。
传统的认为礼拜一满来稀,但是数据统计完餐厅发现一个问题,不是礼拜一生意最差,而是礼拜三生意最差,因为餐厅把全年52个周三的数据全都累计加在一块,连续几年的数据发现了这个问题。

据东方美食记者了解,素合以周为单位进行排列,周六周日,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周三排最后,以这样的一个顺序来安排工作和接待的,餐厅有一个流量的培训,而且这个流量排序是以星期为单位的,素和用十一年的数据去统计这个。

素和膳食:大数据管理贯穿始终

这个数据得到后餐厅对员工的管理和安排上,在应用上来讲也出现了一个结构,不要把这个按每周看,要按全年52周来看,就能知道这一年之中,怎样来安排工作和节省员工,这个数据大概能解决的问题是,一是原材料储备,按照客流量的数据进行原材料的采购。二是人员的安排,比如厨房和前厅同时安排几个人休息,可以进行一个大休日。
素合膳食有了这个表,表格罗列下来有二十几条,每个月从总经理到财务,厨师长到前厅经理再到库管都要看这个表格,有一个总表,表上有权限设定,哪个表是总经理看的,哪个表是厨房看的,而且看了以后还要在表格上进行确认,所以餐厅培养出的员工有一种习惯,必须拿数据和证明来看,那个事情要不要做,能不能做。
素合膳食每天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表格去管理的,上班有上班的表格,下班有下班的表格,检查也有相应的表格,包括下单也有固定的表格,再到定期的盘点定期的数据分析会。所以餐厅用数据管理的模式,不是最复杂的而是最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