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0-17 12:17 浏览量: 1336
餐饮和互联网的发展进程

          餐饮和互联网业开始挂钩,发展一日千里。互联网意味着方便快捷,这种发展是必然的,但是究竟两者是怎样发展的,我们去看看餐饮和互联网的发展进程到什么地步了:

(资料图:各种餐厅的互联网团购券)

           所谓餐饮互联网,就是餐饮企业走向互联网,餐饮企业主动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各种信息化工具,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更好、更快地发展业务。所谓互联网餐饮,就是互联网企业为餐饮行业打造的各类工具与平台,目的也一样是为餐饮企业提高效率、改善服务、降低成本、增加营收。

  餐饮互联网

  餐饮互联网是餐饮企业主动信息化和互联网化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餐饮业通过互联网来宣传管理:

  1、会员网络服务。作为门店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宽带上网、Wifi开通,即可为餐饮门店与总部的业务管理服务,又可为到店客人提供免费的上网服务;公司管理而言,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系统、网络办公系统等将分散在各个城市、各个地区的餐厅门店很方便地管理起来。

  2、企业官网。可以晒餐厅的用餐环境,餐厅最核心的菜谱,讲究一点的可以配上营养成分、热量等健康人士关心的指标;再讲究一点的可以建设一套原材料采购的安全追溯体系,网上可以看到原材料采购,中央厨房的生产、配送过程,再就是企业文化、大厨介绍、公司发展过程、公司荣誉等。

  3、餐厅的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网络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与用户的互动渠道,而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公共平台,所有新的互动沟通方式都不能放过。

  互联网餐饮

  互联网餐饮是指互联网在餐饮行业的应用,即是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寻找餐饮信息的过程。

   1.找餐厅:大众点评非常清楚是从收集餐厅信息,然后引导消费者对餐厅进行点评,从而让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养成习惯,找餐厅可以上大众点评,看看其他消费者是如何评价这个餐厅的。

  2.找优惠:互联网平台以优惠券作为吸引、黏住用户的手段,大众点评网、丁丁优惠、维络城一直到最近的手机端的食神摇摇、布丁优惠都是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但是优惠券还是由餐厅出的,虽然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但餐厅释放出来的优惠力度越来越不给力了,这条路似乎前景堪忧。

  3.找团购:团购是力度更大的优惠。团购本质上是一种付费的广告,而餐饮市场上永远都有新陈代谢,会有老餐厅关门、会有新餐厅开张,新开餐厅以及老餐厅的淡季使用团购作为促销手段,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美团的领头羊地位已经确立,拉手、大众点评团、窝窝、糯米等形成第二阵线,团购为餐饮行业做出的贡献不可低估,教育了市场,无论是商户还是用户,都从中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力量。

  4.找方便:O2O是互联网餐饮发展最新的热点,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它整合了前面几个互联网餐饮的所有特征,并且最终形成交易,直接在网上或者线下有支付的行为。

  讲了那么多,不如我们用实际事例来看看餐厅是怎样在互联网上创造神奇的,而消费者们又是怎样去发掘有价值的餐厅的吧:

  一、雕爷用微博玩转牛腩餐厅

  雕爷牛腩还没开业的时候,就已经在网上赚足了人气,有消息说,自2013年5月20日正式营业后,雕爷牛腩凭着两家店面,已经获得6000万元投资,风投给出的估值达4亿元,但店主雕爷未向外界证实这个数据。

   [nextpage]

  雕爷有着丰富的互联网从业经验,他从清华紫光辞职后投身互联网领域创业,后来转战美容化妆领域,将一个在线下不知名的化妆品精油品牌做成了淘宝上的龙头品牌。作为资深网民,雕爷善于捕捉网友的注意力。他号称从香港食神戴龙那里花了500万元购买了牛腩烹饪秘方,戴龙据说是周星驰电影《食神》里的原型,电影里一半的故事来自他本人。

  作为资深创业者,雕爷深谙产品的营销和包装策略。在餐厅正式营业之前,雕爷牛腩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封测。封测在互联网行业是极正常的事儿,许多网络游戏正式推出之前,都会请资深玩家体验、推广,在完善游戏产品的同时达到推销的效果。但封测在餐饮业是稀有的。雕爷牛腩在封测期间,经常邀请各路明星、微博大号和美食达人去免费体验。据说韩寒曾带着老婆去吃,因为没有预约而被服务员拒绝,后来在“有来头”的朋友的帮忙下才吃到;雕爷曾邀请苍井空到店,被某微博大号“偶遇”并将此事写到微博上,而拥有1400万粉丝的苍井空也在微博上证实了此事,于是“苍井空私访雕爷牛腩,当AV女优遇上食神”、“苍井空现身牛腩面馆,吐舌卖萌大玩自拍”等类似的消息成了当天微博讨论的话题。

  “就餐送筷子”也成了雕爷牛腩的一个卖点,顾客就餐结束后,餐厅将顾客用过的筷子装进特制的筷套,当礼物送给顾客。印有“雕爷牛腩”LOGO的筷子据说是由缅甸“鸡翅木”做成,这让顾客有点“奢侈了一回”的高贵感。

  二、微博话题炒热黄太吉煎饼

  能把“上不了台面”的煎饼做成年销售额达700万元的知名品牌,这得益于黄太吉煎饼的老板赫畅的互联网思维。黄太吉煎饼店其实只是个20平方米、16个座位的小店,店里主打商品是煎饼、豆腐脑、油条,然而就是这简单的“老三样”,占领了北京国贸CBD上班族的胃。

  与雕爷一样,赫畅也有着丰富的互联网从业经历。赫畅丹麦留学归来后,曾在百度、去哪儿网、谷歌等互联网企业从事设计、品牌维护等工作。27岁那年,他曾创业开了一家广告公司,据说他是全世界最年轻的4A级广告公司的创办合伙人。

  多年的互联网与品牌广告从业经历,加上百度的李彦宏“可以把任何两件似乎毫无关联的事联系起来”对他的启发,赫畅开始将互联网和传统的煎饼果子联系起来,开始了他独特的微博营销模式。黄太吉传统美食的官方微博粉丝虽然不到6万名,但互动率极高。如果微博内容只说煎饼,过几个月就没有新鲜内容可说了,但赫畅把自己的生活、爱好、佛学心经以及黄太吉员工的作息时间如实写出来,这使得微博内容源源不尽。

  在赫畅看来,微博的内容不一定只是宣传产品,还要有大家参与讨论的话题,话题使宣传更有附着性,因此他在微博上大谈“外星人”和“史前文明”。他将煎饼与奔驰车结合起来制造微博话题,开着奔驰去送外卖,许多白领看见他就拍照,“开奔驰送外卖”成了被微博炒热的新闻。

  文艺范儿也是赫畅主打的营销方式,他经常会打出趣味性很强、贴近时尚年轻人的广告,例如“端午节不啃不快乐”、“爸气十足”、“在这里,吃煎饼,喝豆腐脑,思考人生”。尽管小店空间狭窄,但他还是摆出了许多世界各地带来的稀奇玩意儿,使得许多就餐的顾客纷纷在此拍照,而餐厅提供无线上网服务,这为大家迅速将自己的用餐经验传上网络提供了便利。

  赫畅希望互联网与餐饮业有更多层面的结合,因此他打算与百度合作,研发一套IT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收录顾客数据、建立资料库。系统将帮助店员记住顾客是谁,喜欢什么样的口味,顾客在网上订餐之后,手机终端到达店铺500米范围内时,系统就会收到讯号提示,店员就可以开始制作产品。在这个店铺与互联网对接的营销过程中,顾客排队就餐就像在ATM取款机取钱一样方便快捷,店铺甚至连柜员都可以省去。

    从事例中不难看出,互联网和餐饮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或许终有一日会走到密不可分的地步,那时我们就餐或许也能像上淘宝买衣服一样方便。期待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