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1-01 10:52 浏览量: 1338
开酸奶店的市场前景分析

   酸奶现今成为很多人的早餐必备品,因为酸奶的营养价值和良好口感,即使价格昂贵保存不易大家还是对它有所偏好,导致酸奶市场的前景被许多人看好,卖酸奶的主意不错,这时候就该来讲一下开酸奶店的市场前景分析:

(资料图:光明乳业的酸奶宣传单)

  酸奶市场的潜在力量不是没有人知道,但很多有人知道的具体。我们先看看光明乳业这个品牌的酸奶效益的研究报告:

  光明酸奶和其他低温乳制品已达百亿,新业务龙头优势地位已经建立:

  2013年光明酸奶和其他低温乳制品收入预期达到102亿,显著超越行业龙头蒙牛和伊利。公司构筑后发竞争优势和壁垒在于三个方面:

  1、通过莫斯利安、畅优两大品牌推动非常温奶的全国化,突破了普通低温巴氏奶的奶源和配送消费障碍,同时塑造了品牌,这种模式适应非巴氏奶营销的品牌化特点。

  2、目前公司在低温奶(巴氏奶、酸奶)和常温酸奶已经形成102亿的规模,其中华东占比70%以上,形成深度覆盖,公司的战略“打好地区战役,实现目标市场突破”正在通过常温酸奶和低温乳品形成全国化,这一新业务模式在渠道层面没有显著的障碍。

  3、公司面向行业未来的品类规模预计到2014年达到133亿,显著领先竞争对手预期的30-60亿规模范围,同时光明的业务是集中的。竞争对手快速调整难度在于品牌的短期培育和优质奶源的供给。

  行业增长开始逐步以酸奶和其他低温乳制品主导,常温酸奶逐步吸引行业龙头参与做大:

  虽然行业整体增长速度2013年1-7月达到14.8%,但是根据尼尔森统计的地级以上主要城市的普通白奶2013年的增速只有5%左右,分析师认为这和低温乳制品18%的增速关联,行业向酸奶和低温转型明确。

  随着普通白奶的逐步普及,酸奶和其他低温产品特别是常温酸奶品类的持续推广,行业消费走向逐步趋向普通常温白奶,大众消费的高端化趋势带来的跳跃升级已经在中国各地各个层次市场展开。

  光明正在通过这样的优势从华东和城市市场开始逐步实现优势拓展。

  从光明乳业的良好发展可以看出酸奶业确实充斥着商机,所以开个小的酸奶店也是很有市场的。何明就是这样,抓住机会,创业成功,开了分店,有了加盟店等,酸奶店越做越大。

  “事实证明,当初的判断和随之作出的改进是比较成功的。”按照这一思路,今年3月,何明又投入5万余元,在沙坪坝三峡广场一商场内开了第二家店,营业面积也在10平方米左右。让他没想到的是,生意比第一家店还好,开业半年来,每月都能为他带来近万元的收益。

  今年24岁的何明以前在重庆大学主修市场营销专业,大三时他就从互联网上发现了这个名叫“开菲尔酸奶屋”连锁甜品店的经营项目,并两次专程去北京考察其运作情况。他在北京看到,这样的甜品屋是一个全新的空白市场,几乎是开一家火一家:一个店每天要卖近500杯酸奶,收益也相当可观。

  何明发现,很多北方人都把现酿酸奶看作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大在乎产品的价位。但重庆人的消费习惯有些不大一样,认为其只是偶尔品尝的甜品。于是,他从选址、店面形象设计,到产品定价、口味搭配,都按自己的经营理念重新进行了改进。

  [nextpage]

    他的第一家店设在江北观音桥商圈步行街,而不是社区街道、住宅小区或者学校附近。这是因为在他看来,人流量大的地方,才有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他把店面装修得时尚、活泼,主色调明亮跳跃,并更注重产品的口感和外观包装。这主要是为了迎合年轻客人、时尚白领等消费群体的口味。当然,理念的实现是需要金钱支撑的。10来平方米的店铺,光装修就花了1万多元。

    去年11月20日,新店开张。周末一天卖出近400杯,而周一到周四,日均营业额却只有周末的一半。季节不同,一个月下来,净利润在4000元到10000余元不等。据何明透露,不出半年,他就收回了装修费等单店投入成本,还赚了30000多元。 
 

      何明把握住了机会,才能赚的盆满钵满,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