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07-22 00:00 浏览量: 1339
上半年 辽宁第三产业岗位缺口近69万

  进入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两旺 截至5月末,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总体超过50%,但仍有12万学生没找到工作

  截至5月末,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好于去年同期,但仍有12万余名学生未找到工作。

  昨日,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调配中心发布《2010年上半年辽宁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出以上内容,同时,进入第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平均100名求职者抢88个岗位

  全省14个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采集的有效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用人单位通过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招聘1101709人,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者为1249245人,相当于平均100名求职者抢88个岗位。

  与去年上半年相比,岗位的增加幅度超过了求职者的增加幅度。进入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两旺。

  供需双方数量提高主要与沈阳经济区获批等因素相关,同时,二季度开始,大连市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进行了整合,数据首次计入全省分析报告。

  上半年,需求比重增长最大的是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求职比重增长最大的是专业技术人员。找工作最困难的职业主要是行政业务人员、办事人员、财会人员和司机等。

  民营企业用工需求达934015人,占全省总需求的84.78%。与此对应,比较受求职者青睐的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三类单位的用人需求共20008人,仅占需求总量的1.82%。

  第三产业人力资源需求最活跃

  中心主任赵顾明表示,第三产业已成为我省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我省批发与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和房地产业等日渐繁荣,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上半年第三产业人力资源需求最为活跃,提供岗位缺口687193个,需求比重达62.38%,同比上浮3.53个百分点,餐饮工、商业服务人员、中介服务人员、家政人员等职位的需求量偏高。

  辽宁省人才研究所所长姬养洲认为,第三产业的岗位缺口有扩大的趋势。数据显示,具有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求人倍率仅有0.39,“高学历代表好就业”的观念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100名研究生只有39个岗位。

  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同比提高

  上半年,新成长失业青年中的高校毕业生群体求职人数和比重出现大幅增长,同比增加了178041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截至5月末,我省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总体超过50%,但仍有12万余名学生未找到工作。

  截至目前,研究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5.3%,本科就业率是90.5%,专科就业率是87.8%。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目前看签约好于去年同期4个百分点以上。

  赵顾明表示,进入第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开展了“千企万岗”见习和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活动,计划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万个见习岗位,进行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8000人,通过省就业网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信息化对接平台。

  求人倍率

  是指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它表明了劳动力市场中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如果求人倍率数字大于1,说明人才供不应求;如果求人倍率数字小于1,说明职位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