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07-26 00:00 浏览量: 1338
株洲餐饮老板广州、深圳参观考查之旅

  7月中旬,大中华、盛世芙蓉等株洲10家餐饮企业代表参加了由湖南省餐饮协会组织的“湘粤餐饮企业联谊——云峰之行”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除了省餐饮协会,还有郴州餐饮协会、衡阳餐饮协会、益阳餐饮协会、湘潭餐饮协会等,以及其协会会员(餐饮老板),株洲因为还没有成立餐饮协会,便以“株洲餐饮协会筹委会”的名义组团参加的,株洲商务局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

  负责这次接待的是生产小糊涂仙酒的云峰酒业公司,在他们的安排下,湖南餐饮团参观参考了广州、深圳的一些品牌餐饮企业,听了云峰公司主办的“餐饮经营探讨”讲座,同时,湖南各市的餐饮协会就“餐饮协会如何发展”召开了座谈会。

  此次活动时间共4天,记者全程跟随,前去的株洲餐饮代表感觉受益匪浅。

  收获之一:广州、深圳的餐饮服务注重人性化

  此次“湘粤餐饮企业联谊——云峰之行”,所去的餐饮店家比较多,因为时间仓促,虽是走马观花,却有诸多感触。

  饭前一碗汤,喝得人舒畅

  无论是在云峰集团的四星级酒店就餐,还是到广州、深圳一些中小社会酒楼吃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广东餐饮“汤文化”的深厚。

  每当我们上桌后,就会发现桌子除了摆放整齐的、每人一套的酒杯碗筷外,在饭桌的中央都排满了小碗,这就是用来盛“饭前汤”的碗。开餐了,服务员就会端上一大锅汤,用锅勺给每个小碗里盛上汤,然后转动转盘,让客人自取。

  这汤,自然有档次高低之分。在云峰酒店吃饭,所上的汤就是带有海鲜、蘑菇、排骨等的靓汤,而到一些中小饭店,“饭前汤”就比较普通了,有的就是用普通猪肉和蘑菇煲的,有的甚至就是几片青菜的骨头汤。

  但不管什么样的汤,都受到了我们的欢迎和赞美。“饭前喝碗汤,可以暖胃,提高食欲,人很舒服。”朱亭镇的谢老板说,“在株洲,很多顾客也有这样的饮食习惯,但饭店没有养成这样的服务习惯,我们回去也可以学学,引导顾客健康饮食。”

  记得在广州一家路边小店吃饭时,大家对饭前的酸菜骨头汤非常喜欢,很多人一喝就是好几碗。而且,那汤是免费赠送的。

  公筷和披肩,显出人性化

  在深圳的几家酒店吃饭时,记者感触最深的是,他们的人性化服务。

  每上一道菜,如果这菜需要用筷子的,服务员就会在菜碟(碗)上摆上一双公筷,看到每道菜都配有公筷,对于不习惯用公筷的湖南人来说,确实有些夸张,但这样的情景,使我们很快“进入了角色”。“在株洲,只有一些特别的菜肴,如粉丝,才摆上公筷,但往往转过一圈后,那双公筷就不知到哪里去了。”外婆湾的李老板说,“这完全是习惯问题。”

  在株洲,一桌人吃饭,男士们喝酒言欢,热火朝天,直呼空调效果不好,而一旁安静的女士可能会感到冷,这是常见的。但深圳的酒店,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有专门为客人准备的披肩,谨防客人着凉。“这些服务很好,株洲餐饮老板要学习。”小金川的舒老板很是赞同。

  土特产品,店内销售

  在深圳的“西湖春天”酒楼吃饭时,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情景——服务员推着装满土特产的小车,不停在大厅里转悠。“看看这些特产,需要买点带回去吗?”服务员似乎知道我们是外地游客,满脸笑容地推销。

  在番禺一家类似株洲土菜馆的“海鲜店”吃饭时,记者也见到类似的“店内销售”。不过,他们不是由服务员推车销售,而是在进门的地方搞出了一个土特产展示厅,明码标价,就像一个小超市。“这种方式不错,特别是宴请外地朋友,想送点土特产,吃完饭就可以顺便买点送朋友,不用赶时间去别的地方了,方便啊。”湘水人家的黄老板分析,“而且,这样做不仅增加了销售额,还提高了饭店的知名度,因为这些土特产的包装都印有饭店的名字。广东人真是精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