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08-19 13:27 浏览量: 1338
“厨师之乡”顺德荣升全国首个“中国美食名城”

  来源:羊城晚报 “厨师之乡”将荣升全国首个“中国美食名城”。经过中国烹饪协会专家组两天的实地考察,顺德顺利通过专家组论证,将在自己的城市名片上增加首个“中国美食名城”的头衔。

  中国烹饪协会专家不单肯定了顺德“中国美食名城”的实至名归,也对顺德餐饮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据悉,中国烹饪协会专家意见将指导顺德冲刺联合国“美食之都”。

  实至名归:八项标准尽显优势

  “顺德男子都以能在家里请朋友吃上好吃的菜而自豪。”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梁维东在会见中国烹饪协会专家时提到,顺德餐饮业的发展除了领导的重视,更重要的是顺德拥有深厚的餐饮文化。

  顺德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粤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为继续打响“顺德美食”这张城市名片,今年3月,顺德提出将全力冲刺“中国美食名城”和联合国“美食之都”两块金招牌。

  根据顺德向中国烹饪协会提出的“中国美食名城”的申请,中烹协派出专家组,参照联合国“美食之都”制定了8条标准,对顺德进行了两天的实地考察。

  “粤菜是最早走入内地城市的菜式之一,现在很多酒店招待贵宾都会提供众多的粤菜菜式,顺德菜作为粤菜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功不可没。”专家组组长于干千教授提到,顺德是中国三大厨师之乡之一,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规模和发展环境,近年来政府对餐饮业的大力扶持,对申报更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专家组副组长、着名文化专家赵珩盛赞:“凤城名厨真技艺,顺德美食大文章。”他认为,顺德美食独具特色,有资格申请“中国美食名城”。最终,中国烹饪协会专家组认为,顺德无论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基础、现实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前景上都具备了“中国美食名城”的基本条件,一致通过了顺德“中国美食名城”的申请。

  发展现状:墙内开花墙内香

  尽管专家组一致通过了顺德“中国美食名城”的申请,但对顺德美食的现状专家们也有些担忧,并提出他们的真知灼见。

  “墙内开花墙内香”,于干千在提到顺德餐饮业现状时这样评价。他举例,目前,人们对于顺德的印象往往是掌勺挥刀的顺德名厨,提起顺德菜,除了顺峰山庄和毋米粥,其他的知之甚少。

  “顺德在餐饮历史文化的挖掘不够。”赵珩分析,“要打造顺德饮食主体形象,单单几种特色菜是不够的,还要在多层次、多文化的基础上树立餐饮文化的整体性。”

  “顺德餐饮业发展应该走‘摸家底、找差距、求发展’的路子。”暨南大学现代流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海权认为,顺德之所以缺乏知名品牌,缺乏规模化的企业连锁,根本原因在于餐饮业存在只注重烹饪,对管理服务的关注不够的问题。就此,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荆林波认为,顺德菜的发展缺乏深度挖掘,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联盟,很多商家存在小富则安等思想,导致顺德菜难以走出去。

  “中餐要发展必须标准化。”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在全国餐饮学术年会提到,麦当劳、肯德基的连锁店遍布全世界,中餐为什么不能形成产业链,关键就在于中餐没有形成自己的标准。

  苏秋成说,顺德菜要走出顺德,就要经历从标准化到连锁化再到职业化的过程。“我们要把眼界放开一些,不要只吃在本地。我们传统的菜式也要变更,从主配料上挖掘创新,提到标准化上。”

  再接再厉:冲刺“美食之都”

  在获悉通过论证的消息后,顺德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局长梁惠英连用了“很兴奋”、“很激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在对专家组的肯定表示感谢的同时,她也表示,专家组对顺德餐饮业的评价客观准确,对促进顺德餐饮业发展、提高餐饮业水平起了指导性作用。

  顺德厨师协会会长欧阳叶伟认为,专家的意见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说,以前顺德人搞餐饮,多是以大排档,大酒楼的形式,缺乏一些有文化的人去挖掘和记录餐馆的文化价值,保留下来的“老字号”相对少一些。而目前的顺德厨师具备较深文化底蕴的人占较少数,与专家提到的培养儒厨的要求也是相去甚远。

  此外,记者从会上获悉,借此次评选之机,顺德将着手冲击联合国“美食之都”。今年9月底,在中国烹饪协会的指导下,顺德将率先在法国巴黎举办“凤城美食之夜”。

  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体旅游局常务副局长张新杰介绍,顺德今年将着力推进顺德岭南风情美食街与勒流中华美食城两大顺德美食平台的建设,两大平台建设完成后,将成为顺德美食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