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08-25 18:03 浏览量: 1341
2010广州餐饮市场分析

  广州市餐饮业年零售额一直保持每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和领先的地位,仅次于上海的669.54亿元,高于北京的411亿元,占全省餐饮业年营业额的四分之一多,人均年餐饮消费达到506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一直位居国内各大城市的首位。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市餐饮业更是逆势而上,1至7月份餐饮业零售额达到343.5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个百分点。

  目前,广州现有和规划在建的美食街(区)25处,遍布9个城区和2个县级市,广州美食园、白云大道美食长廊、东都大世界美食街等10条处还被认定为首批 “广州市美食街(区)”。为了把握“亚运”机遇,促进餐饮业大的发展,广州市经贸委正着手通过实施餐饮集聚区(美食街区)建设工程、大众化餐饮服务工程、饮食文化战略工程等“三大工程”,促进广州市餐饮业的产业化发展;通过培育餐饮名牌服务系统、餐饮快速供应服务系统、餐饮销售信息化服务系统等“三大系统”,提升我市餐饮业的经营发展水平。

  广州的餐饮网点共有3万家左右,其中从事中西式正餐经营的约1.2万家,从事快餐及其他餐饮形式经营的已发展到1.8万家。据调查,大众化的家庭消费、休闲消费一直是广州餐饮消费市场的主流,商务消费、旅游者消费各占餐饮消费的20%的市场份额,而家庭消费、休闲消费则占据了60%以上的餐饮消费。据不完全统计,有35%以上的家庭有上酒家、饭店过节,吃团圆饭、喝聚会茶等习惯。

  掘金广州餐饮市场大有可为

  广州被誉为“美食之都”,据统计有5000多家中餐馆,去年全行业年零售额达515.61亿元,同比增长23.8%,人均年餐饮消费达到506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4倍以上,位居国内各大城市的首位。

  这个超过500亿的市场,湖北菜没有分到多少羹。从广州一个知名美食网站上,能搜索粤菜馆4000多家,紧随其后的是川菜馆430家,第三名是湘菜馆,414家,而湖北菜馆,只有40家。

  在广州地区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梁秀贤的印象中,广州外来菜的代表就是川菜和湘菜,湖北菜没有给她留下太深印象。“其实现在的广东人吃得丰富,世界各地的菜都想吃。武广高铁开通,湖北餐饮企业可到广州来尝试开店,带来更多的湖北特色。”

  1997年就进入广州打拼的“紫菜苔”餐厅,现在算是鄂菜在羊城的排头兵,三层楼,几千平方米营业面积,8个厨师全部来自湖北,这里的菜单上,有铁板武昌鱼,珍珠丸子、藕夹等,还有热干面、四季美汤包,酒水则是白云边、枝江。

  “紫菜苔”负责人介绍,所有的原材料都来自湖北,在汉还有专门的采购员,每天发回时蔬及调料,每个月会派厨师回湖北学习考察。武广高铁开通后,考察频率可能会增加到半月一次。

  这些年在广州经营,受粤、湘、川菜的夹击,“紫菜苔”自言过得还不错。据其分析,在广州的湖北人不少,而鄂菜独有的特色也会吸引其他地区的食客。他介绍,落脚广州10多年,“紫菜苔”没有对菜品进行适应性改良,“越原汁原味,生命力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