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07-03-04 13:35 浏览量: 1340
北宫饭店藏着中美破冰故事(一)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牛雨辰
■邓小平访美在此办宴会 ■如今生意难做即将关门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其后,在中美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的过程中,华盛顿一家名叫北宫饭店的中餐馆成为中美高官把酒言欢的主要场所。近日,得知北宫饭店即将关门,《世界新闻报》记者探访了这家餐馆。

见证美苏化解导弹危机
  邓小平访问在此办宴会
  北宫饭店建于1955年,创始人叫龙绳文,他的父亲龙云是20世纪30年代曾控制中国西南地区的著名军阀,由于和共产党过从甚密引起了蒋介石的嫉恨。1948年,龙云在香港公开发表声明脱离国民党,并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回到北京,于1962年病逝。
  北宫饭店创立时,华盛顿地区的中餐馆寥若晨星,北宫与另一家名为北京饭店的中餐馆因环境颇具特色,且食品味道好,很快赢得了声誉。上世纪60-70年代是北宫饭店的黄金时期,它曾见证了1962年美苏化解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当时美苏核大战一触即发,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派出特使在华盛顿秘密商谈,地点就选在北宫饭店。最终美苏达成协议,避免了一场人类灾祸。
  受父亲影响,龙绳文当时与中共的关系很好,他在华盛顿开的这家餐馆,成为当地华人的重要聚会场所,也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出了特殊贡献。
  中美尚未正式建交前的1973年初,中国驻美联络处临时住在美方礼仪部门安排的五月花旅馆,但感觉很不方便,于是准备买一处房子。在找到合适的房子之前,大家的用餐问题有点困难,因为五月花旅馆无法提供中餐。
  在美国国务院的推荐下,时任中国驻美联络处副主任的韩叙,选中北宫饭店作为联络处指定的午餐供应商,此事曾被《华盛顿邮报》形容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外卖业务”。不过,北宫饭店并不仅仅是提供中餐,它很快便成为联络处宴请重要客人的地方。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常去北宫吃烤鸭,和中国官员们把酒言欢。
  1979年1月底,邓小平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时任全美华人协会和美中友协负责人的龙绳文,负责接待了邓小平同志,并在其经营的北宫饭店安排了邓小平访美宴会。此后,北宫饭店的名气越来越大。1991年,龙绳文去世后,他的侄子龙宗霖接管了这份家业。
店内摆设瓷器古玩
  颇具中国传统特色
  北宫饭店位于华盛顿特区康涅狄格大道3524号,距离中国驻美大使馆不远。饭店坐落在一条十字路口的拐角处,夹在消防队和便利店之间,门面不算大,一不小心很容易错过。
  记者在饭店后面的停车场里停下车后,绕到前门,仔细打量了一下它的尊容。只见饭店的正面墙体为蓝色瓷砖覆盖,一个八角形的照片上白底红字写着“北宫”二字。正门很小巧,两扇对开的玻璃门外摆放着一对石狮子,门前用铁栅栏围成一个小院子。
  记者走进饭店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餐厅虽然只有200平方米左右,但摆设风格古典高雅,充满中国传统特色。墙上挂有中国山水画和镀金的雕刻,据说有些是主人从云南本地运过来的。两个餐区的中间用木台分隔,上面摆放了许多瓷器、古玩、雕塑等纪念品。有的座位旁边还竖立着精制屏风,以供聚会时使用。
  除了对面而坐的席位和供多人使用的大圆桌外,饭店的中央还有两排180度弧线的红色真皮沙发餐座,配上柔和的灯光,颇有几分浪漫色彩。饭店的收银台同时也是一个小型酒吧,里面的酒柜上陈列着多种酒类和饮料,其中就有中国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