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0-09-04 00:00 浏览量: 1340
在广州,好餐厅都是先算钱再吃饭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先付款还是先消费,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传统,就算餐饮业,也各有不同。比如吃快餐往往先交钱,后上菜;餐厅吃大餐,则是先点菜,饭后断喝一声“埋单”,“埋”在广州话是完成的意思,相当于把这项工作做完,颇具仪式感。其实,“断喝”的时候,大多数人心里是没谱的。说实话,一桌子人吃饭,能细致地问一遍餐前摆在桌上的小菜多少钱,纸巾多少钱,服务费有没有,到底多少钱,还真是需要勇气。

  现在,不少商家开始体谅普通消费者这种左右为难的小心思了。据昨日《羊城晚报》报道,作为“迎亚运餐饮业明白消费”倡议活动的一部分,广州一众餐厅学习借鉴深圳盐田“先计价、后消费”和中山小榄的点菜、结算清单“两单制”做法,以营造“明白消费,放心消费”的餐饮消费环境。“先计价、后消费”,意思就是你点完菜,店家先帮你把钱算出来,嫌贵的可以删除,对茶位费、服务费之类有疑问的,你可以事先问清楚,然后再把下的单传到厨房,不用到了埋单的时候大家啰啰嗦嗦闹不愉快。

  以前大家觉得,在小餐馆问问价钱,心里没什么压力,大的餐馆,既然去了,就有摆谱的情感需求,摆谱也是要给钱的,不明不白那部分,也只好认了。因此我觉得这个提议挺好的,广州本来就是个市民城市,没什么太大的摆谱空间,好餐厅都允许大家不摆谱,关于怎么花钱,你爱怎么算就怎么算。既然如此,大家就更不用摆谱了,明明白白消费才是王道。

  好多冤枉钱,其实就花在“不好意思”或者“懒得较真”上了。现在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不较真,商家和你较真。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广州一向给人务实低调的印象,一掷千金的豪客,广州人历来看不上,即使腰缠万贯,该省则省,该算则算,在广州人看来,只是生活的本分。作为广州商户,踏踏实实凭本事赚钱,不在这些小事上让顾客花心思,不放心。只看一单生意,可能多了些麻烦,但久而久之,打造的却是整个广州成熟商业社会的形象,城市生活,受益无穷。

  不过从报道中得知,参与活动的餐厅似乎还都挺高端的,诸如东江海鲜、绿茵阁、同湘会、澳门街什么的。也难怪,因为实现这样的服务,对餐厅结账的软件、硬件要求都挺高,只有具备一定实力的餐厅,才能够给出“先计价”的承诺。目前广州八成酒家计价总是拖拖拉拉,不少人都有过一等就是半小时的遭遇。如果配套做不好,按照这个结算速度,食客饿着肚子等上半天,菜单可能还没去到厨房。看来,明白消费也要付出代价———问题是,做什么不需要代价呢?等吧。如果餐馆既让食客吃得明白又吃得满意,那就再好不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