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08-13 10:06 浏览量: 1336
北京CPI七月涨6.4% 食品类价格上涨12.7%

  8月12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7月份经济数据,7月北京CPI同比上涨6.4%,涨幅比6月又提高了0.2个百分点,再次创2008年4月以来的新高。其中,食品类和居住类仍然是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

  食品类几乎全线上涨

  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北京市CPI(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6.4%,涨幅比6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从八大类别来看,食品类和居住类仍是拉动价格上涨的主要类别:食品类价格上涨12.7%,拉动总指数上涨3.2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8.7%,拉动总指数上涨2.1个百分点。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食品类价格几乎全线上涨,肉禽制品、鲜蛋鲜瓜果的涨幅均接近两成,涨幅最少的是水产品,但也涨了近一成。

  翘尾因素影响仍持续

  昨日,数据并未公布新涨价因素对CPI影响有多大。

  此前,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邢志宏曾表示,从全年因素看,今年翘尾因素(指上期物价变动因素对下期价格指数的延伸影响)对CPI的影响预计要持续到三季度,七八月依然会维持在3个百分点左右。为此,7月的新涨因素也比较高。

  CPI走势“无法预测”

  对于未来的CPI走势,业内人士表示“无法预测”。事实上,上月CPI冲上高点后,有不少专家表示,从7月开始CPI涨幅会下跌,但无论全国还是北京,CPI都是在上涨。尽管北京市统计局此前表示下半年物价压力要小于上半年,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居民收入:增幅低于GDP增幅

  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844元,同比增长10.4%。工资性收入增长8.4%;受两次提高相关社会保障标准带动,养老金、离退休金收入增长14.8%,由此拉动转移性收入增长10.6%。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112元,同比增长12.8%。

  虽然两者上涨幅度均超过两位数,但由于今年物价高企,扣除物价因素,居民收入上涨幅度应该偏低。昨日,市统计局表示未统计此项数据。而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长了4.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仅增长了6.5%。两者的增幅低于GDP的增幅,远低于上半年财政收入27.9%的增幅。

  消费品:前7月金银珠宝零售旺盛

  数据显示,前7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近3800亿元,同比增长11.1%,增幅低于上半年0.2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金银珠宝类商品自今年年初开始一直销售火爆,上半年零售额增幅均在80%以上,7月份首次跌至71%。[nextpage]

  案例:菜价房租上涨 居民压力大

  物价上涨已经真实的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昨日,家住西城区的杨女士表示,最普通的青菜已经基本3元/斤以上;猪肉已经是16元/斤左右,到一趟菜市场,随便也要花上百元。而在一年多以前,老两口买菜等生活费近2000元就够了,而现在基本要在2600元以上。

  家住木樨地的朱先生,租住在一个60多平米的小两居,此前只要3800元。而最近房东则称,每个月要涨价500元,否则就不租了。周先生表示,房租的压力确实让自己感到越来越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