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10-18 09:41 浏览量: 1338
餐饮业倒闭可叫苦  顾客吃不起谁来管

  16日召开的武汉市餐饮行业工会成立大会披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近期武汉餐饮业首现负增长月均逾100家餐馆倒闭,新开餐馆仅70~80家,净减少20余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倒闭、新陈代谢实属正常现象(中国房地产业系例外),餐饮业也是如此。但在舌尖上的中国,一个大城市的餐馆大量倒闭,餐饮业负增长,还是匪夷所思。

  更令人意外的还有,武汉并非个案,近期其他地方餐馆倒闭的不在少数:在北京,珍满福拉面每月都有店面倒闭;在福建厦门,每月有一成五餐馆倒闭……

  而全国形势也不容乐观。中烹协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形势分析》显示,餐饮业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是新世纪除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全国各地餐饮企业倒闭如潮,很多地区月倒闭率高达15%。

  一直以来,人们对餐饮业的普遍印象是,饭点时车水马龙、人满为患,包房难订、吃饭排队,翻台翻得手软、数钱数得抽筋,一片繁荣红火盛景。但转眼间,餐饮业的“2012”就来了,繁华如梦,让人不得不感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来自各方的解读称,餐饮业萧条的原因有二:一是餐饮业与宏观经济联系紧密,“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萎靡不振,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餐饮行业表现明显;二是“四升一降”(房租、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各种税费上升,但利润下降)让餐饮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时候,餐饮业都是社会最活跃的商业细胞,其兴衰影响到能否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及就业大局。因此,餐饮业萧条引发各方担忧。而过惯了好日子突然遭遇“灾荒年成”的餐饮业内,更是唉声叹气,纷纷“哭穷叫苦”。

  而正是这种“哭穷叫苦”,需要当心。因为,如果“哭穷叫苦”是为求得政策扶持,确有必要;但如果“哭穷叫苦”是给涨价造舆论,醉翁之意在涨价,“以提价挽救倒闭”,就需要警惕了。

  多年来,面对物价上涨,餐饮业频频涨价,已给百姓带来极大压力。仅今年,涨价潮就是“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洋快餐上半年两度涨价、食用油涨价7月让下游餐饮业纷纷追涨……

 [nextpage]

  涨价之外,餐饮企业还纷纷减少菜品数量。其结果,就如网民调侃那样,“油条变牙签”、“中国菜馆摇身卖西餐,关键是分量还不如西餐足”……

  餐馆提价减量,将涨价压力转嫁给顾客,让餐饮消费负担多年来如坐着直升机飙升,而同期收入涨幅有限,百姓的负担,日益沉重。所以在餐饮业“哭穷”的同时,顾客也在抱怨饭菜价格高得越来越让人吃不起,很多人已选择“回家吃饭”。

  餐饮业与顾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更多顾客“回家吃饭”,餐饮业倒闭潮无疑将雪上加霜。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餐饮业倒闭了可以“哭求”政府“救市”,顾客吃不起又有谁管?一再涨价的餐饮业万不得已可以选择倒闭,面对物价上涨无能为力的消费者又该怎么办?

  看来,餐饮业倒闭如潮的局势,需要从行业发展角度予以重视,但更应从民生与人的发展角度认真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