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10-10 10:29 浏览量: 1337
白手起家的王喜莲传奇创业

    创业是许多人的梦想,其中有一些人因为囊中羞涩,没有足够的资金而踌躇。创业,固然要一定的资本,但是,白手起家的故事,却是层出不穷。王喜莲的传奇首先是从一块13亩的盐碱地开始的。

    她的家住在武川县哈勒镇的哈勒村。丈夫蔚壮童是民办教师,每月收入只有28元钱,刚够维持温饱,就连孩子买一根冰棍都是一种奢望。

    王喜莲:我儿子在外边我听见喊卖冰棍的声音,我妈没有钱,你就给我吃一根吧,我当时听见确实是心里面相当难受的。

    如果再这么穷下去,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1996年,王喜莲发狠租下村里谁都不看好的13亩盐碱地,靠肩挑背扛,在2年的时间里,把13亩荒芜的盐碱地变成了绿油油的菜园。这件事也让她成了改造盐碱地的典型,在当年被评为县里的十杰青年标兵。2005年,又被推选为呼和浩特市人大代表。王喜莲第一次走出了武川县城,走进了城市。

    然而,这一次进城,带给了她终生难忘的尴尬,也让她从此打开了一扇财富大门。

    在这次人代会上,同去的一个女性代表无意之中,指着自己的鞋问王喜莲,猜猜什么价格。王喜莲壮着胆子说:最多100多元,而别人的回答却让她惊诧不已。

    王喜莲:我说你这双鞋多少钱,他说1000多,我当时非常吃惊,因为我当时穿去的是三五十块钱的,后来我说为什么这么贵呀,他说这是名牌呀。

    看着自己脚上30多块钱的鞋,王喜莲心里很不是滋味。同样是一双鞋,是不是名牌,价格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名牌”的概念第一次在这个刚刚走出农村的女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王喜莲回家后,那双鞋带来的刺激久久无法散去。思来想去,她看上了土豆。

    王喜莲:我们当地别的没有啥资源,就是这个土豆还比较知名点。咱们农产品能不能打品牌?咱们能不能把咱们这个土豆也注册成商标包装起来能卖个好价钱。

    2005年9月,在别人还把土豆留在地里等行情的时候,王喜莲却把自家的20多亩土豆全都挖了出来。

    村里人不明白,王喜莲为什么这样做,即便是这样包起来能卖个什么价呢?忍不住好奇的村民一打听,差点被王喜莲的话笑掉大牙。

    武川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当地70%的农民靠种土豆维持生活,全县土豆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但由于长期干旱,一亩地一年只有1500斤到2000斤的产量,收入300多元钱。人们纳闷,土豆就是土豆,能卖出多高的价钱?

    正当大家疑惑不解,等着看她笑话的时候,王喜莲一意孤行地实施起了她的包装计划。2005年10月,王喜莲拿出1万多元积蓄,首先注册了商标,成立了公司,她从呼和浩特市特别定制了5000个包装盒,把土豆按形状、大小、颜色进行精选,5公斤装成一箱。

    王喜莲:第一步精选就是咱们从地里面选那个三两以上的,没有青头的,皮坏了,有毛病的不能用,我们又分出两个级别,三两到六两之间是一个级别,六两到一斤这又是一个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的近200万亩耕地以栗钙土为主,土质偏沙,利于土豆生长,种出来的土豆个头大、表皮光滑,口感软滑,却一直都是以大麻袋包装,从来没有人把土豆包起来卖。

    在当地人眼中,只有苹果才这么精挑细选,而在当地,一公斤苹果要4元钱,土豆最多一公斤8毛钱。因为消费水平低,土豆在当地卖不上什么价,如果再加一层包装,恐怕更没有人理睬。可王喜莲偏偏选中在家门口卖、从本地市场下手。这样的包装土豆,在家门口真的卖得出去吗?在人们的不解中,王喜莲拉着400箱包装土豆,往各个单位送、她想通过这种免费品尝的办法,让大家认识这种包装土豆,而她这么做更让村民觉得这事做不成。

    村民:就做不成,认为她就做不成,你说这个苹果包出来值多少钱?这个土豆包起来,这要卖出去,这不是胡闹?

    村民:怎么能想起来那么包呢,包纸假如要卖不了,你看一旦要是卖不了返回来,这就花钱雇人,买箱子,买纸张什么的整个你就都要赔进去。

    就在村民的怀疑当中,真有生意找上门来。王立中是呼和浩特市农资公司的销售经理,常年在乡下,当听说王喜莲有包装土豆的消息后他第一个找上门来,想看个门道。

    顾客王立中:因为我是第一次听说,马铃薯还有像卖苹果一样的卖,因为当时接触的都是整麻袋,整麻袋的那样卖,价格也不行,再一个就是说吃的口感也很一般,当时我就说听说这个以后要来看一看,见识见识。

    王立中成了王喜莲的第一个大客户,一次就拉走了100箱。回去后他送给亲戚朋友品尝。

    顾客王立中:它一个是她精选出来的,再一个就是说它有一个包装,也方便了,还有一个就是说,它虽然贵,但是作为现在的这个消费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我觉得。

    顾客:回去自己吃一部分,也送朋友点,朋友就稀罕的,就说见过苹果包纸的,没见过马铃薯包纸的,稀罕的吃一次以后就还要。

    免费送了400箱后,很多人纷纷找上门来,正是因为经过精选,土豆保证了口感。2005年12月,包装土豆销售的3个月后,王喜莲把5000箱包装土豆全部卖出,赚了2万多元。

    村民:从人家卖出去以后我就佩服人家了,说这个人确实胆大。

    5000箱土豆的顺利销售坚定了王喜莲的信心,也让王喜莲以敢想敢干出了名。但2006年夏天发生的一件事再次让人们对王喜莲的胆量刮目相看。

    王喜莲在包装土豆上首战告捷,到了第二年4月,她壮着胆子和农户一下签订了1000亩共计1000吨土豆的收购合同,这数量相当于2005年的400倍,放在一起相当于几座小山。为了即保证存储质量又能延长土豆的销售时间,当务之急就是马上找到合适存储的地窖。

    因为所在的村子离县城很远,交通运输条件不太好。要是把土豆收储地设在县城就好了。几天下来,王喜莲相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就是这个位于武川县中心地带的土豆交易市场,并不是因为这里人气旺,非常重要的是这下面是有一个可以储藏3660吨土豆的地窖。王喜莲七弯八拐终于找到了这里的主人夏国乡,要求转让。

 [nextpage]    夏国乡:我领她到处看了一下,我告诉她我的总造价是178万,你如果要接手的话那你考虑你的资金吧。

    王喜莲:当时我就头大了,170、180万对我来说那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呀,我一年,前几年一年挣个三两万,这多长时间能卖出这个窖?

    夏国乡的话让王喜莲惊出了一身冷汗。面对这么高的报价,王喜莲感慨囊中羞涩。可时任县金三角开发区主任闫勇的一句话让王喜莲决定赌一口气大干一场。

    闫勇:对于这个农产品,搞这些商贸流通的,国家在这个方面有一定的产业扶持基金,就是说想着一方面争取一下专项资金,另一方面就是协调这些金融部门,融一块资金。

    王喜莲:一定要拿下它,因为拿不下它,我们的下一步的路,我们跟农户签的那个合同你就不能兑现。

    但王喜莲心里清楚,凭她仅有的10万元钱家当,是无法拿下178万的市场的。于是她向夏国乡提出预付10万元定金先把市场过户到她的名下,再拿市场的土地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付款给夏国乡,不料当场遭到了拒绝。

    夏国乡:她说我有这个信心,愿意接你这个产业,我说你有信心就得拿钱,你没有那么多钱,我怎么让给你呀。

    王喜莲:如果我可以拿我的人格,人品给你做个保证,如果说你能信任我,再一个信任闫主任的话,我觉得你应该考虑考虑。

    王喜莲所不知道的是,夏国乡虽然口头上拒绝,其实早已有把市场转让出去的想法,因为年事已高,经营已力不从心。自从和王喜莲第一次见面后,他就私下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