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11-25 17:36 浏览量: 1344
大蓉和董事长刘长明是如何创业的

  刘长明,四川成都人,经济师,中共党员。成都大蓉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市饕饮同业公会副会长,中国餐饮文化大师,东方美食学院客座教授,成都味道十年总评榜“十大风云人物”,2009年入选建国60年饕饮60人。2010年,其经营理念被大陆、台湾地区出版机构公开出书,誉为“餐饮江湖的实战兵书”。

成都大蓉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明

  大蓉和的声誉起源于成都小火锅店,大蓉和在川菜系中的地位,与湘鄂情在湘鄂菜系中的地位差不多。大蓉和餐饮管理公司的高级董事李玢告诉记者,2011年1月,大蓉和位于一品天下的精品店单月流水超过一亿,而这也是成都餐饮界单店月收入的最高纪录。

  在大部分餐厅存活难超过三年的成都,从1997年第一家店开业至今历经10余载,大蓉和仍然受到嘴巴刁得很的成都人的欢迎。尽管每家店的营业面积几乎都在3000平米以上,但是到了用餐时间,这里仍然生意兴隆,人满为患。

  出生厨师之家的大蓉和董事长刘长明,本来从未想过要再做餐饮。从小他的志向是“当干部,远庖厨”,到他三十岁时也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当上了物资系统的处级干部。但经济改革的浪潮却将他从官场推向了商场,和一帮兄弟尝试了各种行业,最终,刘长明还是在餐饮行业才找到了感觉。

  后来,刘长明认识了人称七爷的美国西部牛仔烧烤城董事长李自康,迅速与其合作在成都开设了西部牛仔烧烤城。烧烤城让刘长明第一次感受到了餐饮行业现金流的魅力,真正是早上买货,晚上变成钱。尽管烧烤城生意很好,但刘长明却有自己的担忧,“烧烤可以流行一时,却无法流行一世。”刘长明意识到中国人还是喜欢吃中餐。

  在创立品牌前,刘长明和李自康在湖南、江西、杭州、上海、北京等地考察了一圈,最终决定创建一个能融合中式餐饮各家之长的品牌,取融合之谐音,叫做大蓉和。依靠各方的资金,大蓉和瓦缸店在成都羊西线开业了。此时的羊西线尚属二环以外的城乡结合部,开始几个月的生意非常难。大年三十,全店力推的年夜饭只订了三桌,还有一桌是股东订的。

  转机也在春节的时候出现了。大年初一,许多饭店关门,出来用餐的客人转身到大蓉和。刘长明赶紧召集所有休假的员工全面开工,大蓉和的生意日渐好起来。三月初,刘长明和李自康召开了大蓉和历史上的遵义会议,调整了大部分的菜品价格,确定了“以融合菜为主体,瓦罐煨汤为亮点,走大众化道路”的方针,刘长明还提出,两年内把“大蓉和”打造成成都餐饮业的著名品牌。[nextpage]

  喜欢去大蓉和消费的人都有一个感触,尽管这里环境和氛围都给人感觉很有面子,但消费下来却不贵,大部分的菜品都在20元到30元之间。尽管大蓉和8000平米的一品天下店装修得相当高档,但刘长明仍然坚持走群众路线。

  刘长明的理论是,人越多越好,单子越小越好。开餐馆的都愿意做大单子,一桌卖500元和一桌卖5000元区别很大。但做5000元的简单,前厅和后厨都是一次性劳动,而做500元的却要做10次,也就是要付出10倍的劳动。但小单子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

  刘长明的百姓餐厅路线在成都贯彻得很好,但是其他地区的加盟店却相对薄弱。中国国际特级餐饮管理师、一尊皇牛餐饮总监王心广表示,郑州第一家店人均消费40元,而第二家店人均消费100元。这样在消费者心中难以形成统一认识,对品牌的持续发展很不利。他列举了已经上市也是做融合餐饮的企业“湘鄂情”,尽管其湘菜、湖北菜、粤菜,甚至火锅都融合在了一起,但是每家店无论环境装修,材质选料,还是服务形式都保持在一定的消费群体,这样就在这个一定的消费群体中形成了统一认识“高端”、“尊贵”。大蓉和各地店的“百花齐放”容易造成品牌缺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