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1-17 18:04 浏览量: 1338
林伟坚: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

  林伟坚,饮食之星俱乐部常务理事,他是一个总“闲不下来”的烧腊师傅,已经忙碌了20多年,只有每到人生中他自己认为是“瓶颈”的时候,他才会停下来,总结过去,计划未来,为自己开拓事业的新空间!

林伟坚,饮食之星俱乐部常务理事

  爱上一只猪爱上了烧腊

  说到入行缘由,林师傅答得很幽默,“因爱上了当时北园酒家的那只猪!”作为广州人,爱吃的个性让他选择餐饮业,而之前,他却是个执画笔的美术学院学生!

  “喜欢画画是一回事,但当时作为职工子弟,80年代毕业后能进入中山医科大学的营养室学习当营养师,也没考虑太多就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正是营养师的工作,让他接触了越来越多与餐饮有关的物事。1985年考取营养师资格证后,带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他进入当时刚开业的三寓宾馆,当起学徒;1年后,他跟一帮朋友进入当时闻名遐迩的北园酒家,在这个“地狱式”的酒家里开始自己的烧腊生涯!

  “当时的北园没有非常明确的分工,哪里缺人大厨就安排你到哪里去,所以就算我是厨房的,也总会牵涉烧腊部的工作。尤其是作为当时接待外宾的重要酒楼,北园的‘烧全体乳猪’很受欢迎,我接触烧腊,最多的就是接触这只让人垂涎的猪!”据说,不懂吃的外国游客只吃乳猪皮,剩下的猪架厨房的员工只需1元就能购买,年轻的林伟坚每天都要带着一整个猪架回家,越吃越爱吃,就越有冲动去了解:“这只猪到底是怎么烧成的呢?”

  人生三岔口还是选烧腊

  在北园“地狱式”的训练中,虽每天都要接受高温炭烧的烘烤,但繁忙的工作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一年后他到新华酒店正式接触烧腊,却因为每天工作量锐减开始“胡思乱想”,“成为一名优秀烧腊师”的人生计划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坚定了!

  “新华的工作量不到北园的1/10,我一闲下来就急着找事做,没事就跑到厨房去观摩学习,没事就想想厨房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产生了错觉:‘我是不是做厨房比较好',人生就出现一个三岔口!”[nextpage]

  犹豫了好几年,1990年林伟坚离开新华到了武汉,又开始做回厨房工作,但异地的气候和饮食让这个广州小伙子大病了一场,回到家一休息就是整整八个月。这段时间,他在人生三岔口上作了重要的选择:“还是偏向烧腊!”

  20年烧腊自我增值中

  在海珠广场的“牛车水酒家”,一年的时间,他从一名小小的烧腊师做到大工,仅次于厨房大佬。酒楼火爆的生意产生的巨大工作压力成了他前进的动力,“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越忙碌越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

  一年后,林伟坚离开“牛车水”,开始“不断自我增值”的旅程!茂名,广州,上海,广州,长沙,广州,太原,广州……不同于一般人用几年时间在外奔波学习,他每到新的地方,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回到广州工作,然后再出去,再回来,如此往复。在他看来,家乡就像一个优秀的学校,他不断在这里学习充电,然后再把学到的技术带到外地去实践,“培训再上岗,好几年都是这样的过程!所以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在自我增值!”

  在新荔枝湾任职的五年时间,他说自己学到最有用的一句话,是员工培训时一位老师说的:“学好本领等运到!”“以前不大懂,现在明白了,一个人的一生,当达到一个高度时,同时也就面临一个瓶颈,所以,不断学习,等待机遇,毕竟,机遇只留给准备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