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2-17 18:17 浏览量: 1348
访东江海鲜饮食集团公司执行董事黎欢莲

  东江海鲜饮食集团始建于一九九零年,以经营粤菜、海鲜而名扬四海,经过十多年的默默耕耘如今已发展成为集饮食、娱乐、贸易、汽车运输于一体的集团企业,先后在广州、上海、南京、番禺、佛山等地开设大型海鲜酒家分店20余间。

  东江特色菜风生水起

  19年前,黎欢莲不过是个普通的麻袋厂女工,有着一份那时大家都觉得是铁饭碗的国家工,然后趁工余时间帮弟弟看档,是弟弟和父母心目中的好家姐。谁也不会想到,19年后,她会变成东江海鲜饮食集团公司的执行董事,一个她当初想都没想过会达到的位置。“其实,我那时想的好简单,就是帮下细佬手而已。”黎欢莲说。于是,命运的齿轮因这一句话而开始转往不同的方向。

  为了弟弟 咬牙下海当个体户

  “我们家里一共有五姐弟,三个弟弟,一个妹妹,我是大姐。”故事就由这么一句话拉开了序幕。那个年代排老大的姐姐,其实职责和妈妈也差不了多少,作为大家姐的也会本能地要照顾好弟妹。“人家说我们东江是做海鲜起家的,没说错,不过不是传说中的大档,而是赤岗海鲜市场的档口仔,样样都要自己亲力亲为。1990年,恰好碰上个熟客想转让餐厅,三个弟弟就接手过来试下水喽。那时手头上只有几万元,根本买不下来,唯有个个月给租金。5年后,那个餐厅市值就去到300万元啦。”那时她正年轻,是厂里的技术骨干,每天早上5时骑自行车回档口帮弟弟看档到傍晚6时多,就急急忙忙赶回去厂里上班;晚上7时下班后又直接到档口。真是听见都觉得辛苦。“弟弟来的嘛,一家人哪里计得那么多?”黎欢莲倒觉得没所谓。那时,大排档的一切都是几姐弟上阵,包括装修,这个传统一直维持到现在,所以你会见到东江海鲜饮食集团是少有的连家具厂和工程队都是自有的餐饮集团。

  她真正的挣扎是在1993年。那时,三个弟弟已经将大排档变成了餐厅,又由餐厅变成了连锁店,“1992年,同和店开张,1993年棠溪店开张。那时我已经帮不过来了。弟弟就说,不如你别干工厂份工啦。那时我好挣扎,在那个年代,个体户不知道前途的呀!”那年代的人都很重感情,彼时的她,工龄19年,厂里发展前景好,又得领导重用,当然不舍得离开。不过弟弟撂下了一句狠话:“家姐,如果你不辞职,以后就不用管我们啦。”那可怎么成,长姐本能占了上风,于是牙一咬,下海了![nextpage]

  从自家经营到现代管理

  “那时我们刚刚起步,可以说没人懂得管理,也不知道如何沟通。我最记得,那时餐厅里有批点心师傅,真是好难管,说又说不得,翻起脸来好料都给你丢到垃圾桶里去。真是看得人心都痛。”

  黎欢莲笑着说这些时,一切已经是过去的天高云淡。当时,她和几个弟弟到处去学管理、学沟通,甚至还去北京考察了一年。“那年头,也没有什么职业管理人,都要靠自己去看书查资料,自己去摸索。那时我们可说是老板为中心,老板一拍脑袋有个主意出来,下面的人赶紧就去执行。全靠个人来带着企业发展。不过倒是和那时环境挺适应的。”不过到后来的急速发展时期,这种个人色彩强烈的管理模式,渐渐就被规范的管委会管理所取代了。

  1996年,是东江的重大转折点,一年开了5家新店,不能再靠自己打理一切。“后期分店越开越多,哪里还能自己家人一脚踢。我最记得,那时我是负责保管财务夹万钥匙的,有一日,弟弟跟我说,要我把钥匙交给专职的会计时,我还想不通,以为弟弟对我有想法,自己还哭了一顿呢。”黎欢莲微笑着说。后来当然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于是东江于1996年成立管委会,引入股份制,“基本上家人都没直接管理了,我们培养老总进入管委会,然后不断从基层培养干部,慢慢提升。”而她自己,则先后于2006年念了北大的公关研修以及在2007年去清华进修餐饮管理。由当初连跟员工沟通都不会,到现在,出去了的员工依旧会在逢年过节时发短信甚至亲自过来拜访,她的变化又何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