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3-31 15:03 浏览量: 1339
访了合肥市餐饮(烹饪)协会的秘书长张广民

访了合肥市餐饮(烹饪)协会的秘书长张广民

  因为专访了合肥市餐饮(烹饪)协会的秘书长张广民,在采访中,所以更加了解餐饮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及徽菜的传承与发展。看下张广民对餐饮行业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对餐饮行业有什么感悟。

  张秘书长告诉我们,餐饮行业协会是一个社团组织。协会为餐饮企业和政府之间搭建一个桥梁,既反映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服务,同时也肩负规范行业行为的职责,协会在社会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些政府想办而不好办的事情,没有那么多精力人力财力去办的,都可以交给协会。企业也可以借助协会享受更多的政府支持。

  随着徽州商人出外经商,徽菜也普及各地。徽商谈生意、应酬或好友聚会都会摆上一桌家乡菜,以示为对待贵宾的尊重。因为徽菜的取材及特色是独具一格的,十分具有代表性。也是因为徽州商人遍布天下,根在徽州,口味也在家乡,有求必有供,于是遍布全国的徽菜馆开始陆续出现。在江浙一带及武汉、洛阳、广州、山东、北京、陕西等地均有徽菜馆,尤以上海最多,而且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异地风味。

  张秘书长介绍说:“徽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徽商走遍全国各地,那个时代基本上都是家宴,比如红顶商人胡雪岩到一个地方做生意,要请一些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回家里吃饭,家乡带去的厨子,家乡带去的原料,做出一桌我们家乡丰盛的菜肴,客人吃完甚至觉得比当地菜要好,从而商界、政界里对徽菜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

  徽菜的主要特点是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张秘书长告诉记者,徽菜过去“重油、重色、重火功”的说法,被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质疑,但事实上这与我们的健康理念并没有太大的冲突,因为徽菜起源于我们的徽州。徽州的山珍,比如木耳、笋子、香菇、蕨菜等和山中的野味为徽菜的原料特色,原材料决定了徽菜在中国菜系中的独一无二。至于做法,如果山珍没有油来调配的话,就很难出味儿。其实另外的七大菜系油份都很大,因为在烹调当中,味道好才能被广大食客接受与认可,至于用油的多少,是根据菜肴的需要,没有油就不可能烹调出美味来。

  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建国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徽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张秘书长谈及徽菜的传承与发展时说:“安徽是徽菜的集中地,现在也把徽菜的概念扩大化了。过去一讲起徽菜,就会想到古徽州,现在已经延伸到整个安徽省,包括皖南、江淮之间、皖北,是一个大徽菜的概念,徽菜的重新定位更有利于弘扬徽菜。比如江淮之间是鱼米之乡,以长江鱼、淮河鱼、水产品为原料,品质非常优良。皖北以牛羊肉作为主打原料,再加上皖南的特点,这样的话,我们的原辅材料以及精美菜肴就敢与全国其他菜系进行媲美。”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徽菜经过历代徽厨的辛勤劳动,兼收并蓄,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就地取材,选料严谨,巧妙用火,功夫独特,擅长烧炖,浓淡适宜,讲究食补,以食补身,注重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而成为雅俗共赏,南北兼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

  张秘书长说:“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同行之间已不再是过去经验保留的封闭式,现在无论是原材料还是烹饪技艺、装盘艺术,都是在公开的场合下进行展示与交流,全国每年都会有各式的美食节、厨师节,我们也要有一颗包容心。在这样大融合、大团结、大交流的环境下,我们合肥三位厨师获得的荣誉,就充分说明徽菜在全国的地位与影响力。”

  目前还有很多的年轻人依旧走在餐饮创业的路上,对于这些年轻人,张秘书长谆谆告诫:“餐饮是一个永远的不落的朝阳产业。不像服装,今天穿西服,明天中山装,后天可能又会是唐装,但是餐饮就不会。人活着就要吃饭,都会想吃的好一些,健康一些,会有更多的人去热爱美食。年轻人要热爱美食,热爱徽菜,积极投身徽菜的传承与创新中去,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师父的指导下,接受新的工艺,新的烹调材料,做出来比我们老祖宗更好吃的美食,就可能超越现在的名厨,成为徽菜新一代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