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4-25 12:06 浏览量: 1339
汤瑞仁和她的毛家饭店

  汤瑞仁,女,1930年3月出生,现任湖南韶山毛家饭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韶山毛家饭店总经理,湖南省工商联执委,湘潭市工商联执委,市妇联执委,市个私协会副会长,韶山市政协常委,韶山毛泽东纪念园总顾问。

  汤瑞仁家与毛泽东故居仅一塘之隔。和所有韶山人一样,她对毛主席除了有对伟人的崇敬之情外还有一种天然的情感。她解放前逃荒要饭,受尽苦难,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全国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解放后,她参加组织了韶山第一个妇女互助组,后又率先进入初级社。1987年她创办了毛家饭店,二十多年来,毛家饭店越办越红火,已在全国开设连锁分店二百多家,共计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二万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汤瑞仁开店赚了钱,成了韶山劳动致富的带头人。她致富不忘报效国家,不忘回报社会。二十多年来,她除了积极上交国家税费外,还主动做好事善事,热心于公益事业和就困扶贫救灾。她资助千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并收养百多名孤儿,从1949年开始至今,她以慰问部队战士为己任,视孤寡老人为亲人。数十年来,她为多项公益事业,扶贫救灾捐款累计达数百万元。

  “毛主席领导我们翻了身,邓小平领导我们致了富!”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宣扬了两位伟人的丰功伟绩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先进典型,非公有制经济精神文明的一面旗帜,她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博得了全社会的赞扬。她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及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多国的国家级电视媒体和报刊宣传报道。历年来,她先后获得“全国光彩之星”、“全国职业道德先进个人”、“中华杰出创业女性”、“全国金星奖”、“2006度中国最具影响力餐饮女企业家”、“全国文明诚信先进个体工商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等百多项光荣称号。2002年2月份,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以“韶山人”为题,分上下两集在多个频道中播出她和毛家饭店,介绍了她的心路历程。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大型丛书《鲜红的党旗》,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优秀人物大典》、湘潭市的《湘潭年鉴》等一大批出版物中都收录了她的动人事迹和光辉业绩。

  汤瑞仁她万万没有想到,一脚迈进毛家后,她的人生会变得那么丰富多彩。

汤瑞仁和她的毛家饭店

  1946年,16岁的汤瑞仁嫁给韶山冲毛凯清为妻。一塘之隔,就是毛泽东的故居。毛凯清和毛泽东是本家,论辈分是毛泽东的祖辈。汤瑞仁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邻居而高兴。可是,她却并不知道,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伟大邻居,还真的常常想起毛文凯一家,尽管他是一位心事浩茫连广宇的人物。

  与主席唠家常 [nextpage]

  1949年,韶山冲进行了土改,在旧社会靠乞讨为生的汤瑞仁分得了土地和耕牛。她在内心里对共产党、对毛泽东充满了感激之情。1951年,她率先在韶山冲里办起了农业互助组,把村里的农业生产搞得热火朝天。1953年,毛泽东在北京得知了她的事迹,非常高兴,特地给她寄来了8丈卡叽布,让她给家里人做衣服,鼓励她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1958年,韶山成立了人民公社,汤瑞仁把自家分得的耕牛和农具无偿地交给了集体,她因此成了县里的红人,屋子里挂满了奖状。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6月26日清晨,毛泽东从父母的坟地扫墓回来,忽然想起她这个当了劳动模范的邻居,于是,就向池塘这边的毛凯清家走来。当时,汤瑞仁正在池塘里洗衣服。她看见毛泽东走过来,赶紧站起来和毛泽东握手,并把老人家让进了屋。毛泽东坐定后,问她:“你男人做什么呢”汤瑞仁回答:“当兵,参加了抗美援朝,现在是干部。”毛泽东笑道:“这么说你是军官的太太喽。论辈分你还是我的奶奶呢。”这时,汤瑞仁的小孩子跑了过来,汤瑞仁把他抱到毛泽东跟前,让他叫爷爷。毛泽东连忙说:“不要不要,论辈分我要叫他叔叔呢,叫了爷爷不是把辈分倒了过来吗祖宗知道了不得了。没关系,还是我叫他小叔叔。古话说得好,摇车里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子嘛。叫什么名字呀”汤瑞仁问答:“他叫毛命军。”毛泽东说:“好呀,毛家的后代革命的军人,将来到部队里锻炼锻炼。”毛泽东在汤瑞仁家里坐了两个多小时,一直和她唠家常,临行时,又鼓励她把农业生产搞好,照顾好老人孩子。毛泽东没有忘记自己说过的话,待毛命军长到14岁时,广州军区来了两个干部把他接到了部队。

  改革了,思想大转变

  1981年,汤瑞仁一觉醒来,突然发现韶山冲的人们变得怪怪的了。到处都在谈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事。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真是资本主义复辟了汤瑞仁好不懊恼。

  更为可气的是,银田公社茶元大队的党支部书记郭先仁不但积极参与议论,反而带头干了起来,在他们那个大队搞责任制,分田到户。郭先仁,外号“仁猛子”,过去韶山的人都很佩服他,现在,大家都觉得他做了对不起毛主席的事,都想看看他的“好下场”,汤瑞仁更是眼睛瞪得溜儿圆。不料一年以后,“仁猛子”不但没有受到处分,反而得到了上级的表扬。

  原来,这不是韶山人变得怪了,而是改革的春风吹进来了。

  1982年9月,韶山冲村民组终于开会讨论生产承包责任制问题。汤瑞仁一听,火冒三丈:“谁承包咱们韶山冲也不能承包,咱们不能给毛主席丢人。”她没有参加会议。她先是躺在床上生闷气,“难道合作化、人民公社错了怎么可能,毛主席搞的怎么会错”她越想气越大,索性从床上爬起来冲进会场,进门就骂那些兴致勃勃搞承包的社员,“你们是搞资本主义复辟,你们还是毛主席的家里人吗你们变了,你们不配做毛主席的家里人。”人们一边笑她脑筋旧,一边也就分了田。

  汤瑞仁气得不行,没有制止住村民,她感到愧对毛主席。于是,她就坐在自己的堂屋里,对着毛主席的故居,哭了三天三夜。

  哭够了,她老伴毛凯清指着堂前的水田说:“种地吧,他们把主席家的地分给我们了,不种,也对不起老人家,总不能让他老人家的地撂荒吧。”一年后,他们家的责任田早稻亩产达到l000斤,比原来的生产队增产一倍多,家里的粮食吃不完了。村里人家家也都实现了增产,不再有人饿肚子了。

  汤瑞仁不生气了,她还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她要乘着改革的春风大踏步前进了。 [nextpage]

  合作化的模范发家致富了

  大踏步前进,那第一步怎样踏出去汤瑞仁起初还没有想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人们焕发了活力,田里的农活用不了多少劳力就做完了。农闲的时间多起来了。汤瑞仁闲不住,她想干点别的。她看到每天到毛主席故居参观的人无人招待,口渴了没有茶水喝,肚子饿了没有饭吃,她觉得对不起毛主席,老人家的客人怎么能没有人替招待一下呢她想先解决客人们的茶水问题。

  于是,她就每天烧一担茶水摆在路边,免费招待参观故居的人。时间长了,有人劝她收点茶水费,她摇摇头说:“这样搞对不起毛主席,莫丢韶山人的丑。”时间长了,有人又劝:“大娘,收费没有什么不对,这叫市场经济。您老这样天天免费,天天往里面赔钱,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天有灵也会不安的。”汤瑞仁开了点窍,她说:“回家和老伴商量商量。”

  结果遭到反对,汤瑞仁是个倔强的人,老伴不反对还好点,一反对,她的决心反而坚定了。她不但卖茶水,还卖粥。1984年夏的一天,汤瑞仁花一元钱买了2斤绿豆,花七毛钱买了1斤糖,然后,她煮了一锅绿豆稀饭,背着老伴和孩子到路边去卖。

  可当她看到许多游客望着她时,她的脸红了,心跳个不停。只好躲进树林里。

  客人们当然也就自便了,有的喝完粥放一毛钱,有人放一毛五。一桶稀饭吃完,汤瑞仁从树林里出来,拿起水桶就往家跑。进屋一点钞票,她居然挣了三元多。第二天,她又去路边卖稀饭,这回她脸不红,心不跳了。

  三年过去了,汤瑞仁靠卖稀饭卖茶,积累了一万多元资金,成了万元户。

  毛家饭店正式开张

  汤瑞仁打算把家里的几间大房子进行改造和装修,解决来毛主席故居参观客人的吃饭问题。和老伴毛凯清一商量,这回他居然很爽快地投了赞成票。很快,这里成了能容纳几十人就餐的饭店。汤瑞仁给饭店取名为毛家饭店,她把1959年和毛主席的合影放大,挂在餐厅的正中央。同时,她还向服务员宣讲了她的服务宗旨:不能给毛主席丢脸,不能给韶山人丢脸,做出的饭菜味道要好,份量要足,收费要低。毛家饭店的特色是,专营毛泽东生前喜欢吃的菜,如红烧肉、火焙鱼、豆豉辣、酸菜汤。1987年3月8日,毛家饭店正式开业。客人进了屋,汤瑞仁先给他们安置好座位,然后,给客人义务讲述毛泽东少年时的故事。故事讲完了,她还要向客人赠送那张她与毛泽东的珍贵照片,还赠送各种毛泽东纪念章。

  与天下所有的饭店不同的是,毛家饭店除了酒菜要付钱外,米饭一律实行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方式”。 [nextpage]

  餐厅里有一个大木桶,里面盛满了米饭,这是汤瑞仁一家在毛泽东家田园里种的稻米做成的,这米饭客人可以一碗接一碗地随便吃,吃光了,服务员会笑盈盈地再抬来一桶。汤瑞仁坐在一旁,看着客人左一碗右一碗地大吃,她的脸上全是笑容,嘴里不住地说:“吃吧,吃吧,没得关系,主席不在家,我替他招待你们。”毛家饭店的这一特色,闪烁着毛泽东生前所倡导的人类终极理想的光辉。

  她与饭店享誉中外

  毛家饭店大受欢迎。开业没有多久却享誉中外,汤瑞仁成了新闻人物。

  1987年,在中国开个个体饭店已算不得什么新闻,但是,在韶山冲毛泽东的故居旁边,由一个和毛泽东沾亲带故的老妇人开一个个体饭店,经营的又是毛氏风格的菜肴,这在外国人看来就是一则了不起的新闻。

  有一天,一位外方记者走进了毛家饭店,开门见山地问她,“如果毛泽东在世,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你这个饭店还开得下去吗”在80年代,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好问答的问题,可是,汤瑞仁却巧妙地回答了出来:“毛主席领导我们翻身求解放,就是让我们从贫穷走向富裕,他老人家在世,看到我们富起来了,他是不会反对的。”那个记者听了一愣,他觉得遇到了一个高水平的中国老太太。他不死心,又问了一个难题:“你说是毛泽东好,还是邓小平好”汤瑞仁答:“毛主席领导我们翻了身,邓小平领导我们致了富,你说谁好谁不好”外国记者没有想到这个农家老妇会这么厉害。他呆了半晌,连说“好!好!”汤瑞仁答完问题,连连给外国客人让座,对他说:“来到韶山,就是毛主席的客人,我呢,是毛主席的本家,你不要客气,到了我家,也就是到了他家,让我替他老人家敬你一杯酒吧。”外国记者喝了韶山的米酒,兴致十分高,当晚在韶山宾馆就写好了文章。

  很快,毛家饭店和汤瑞仁的大名就登在了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和法国的《巴黎日报》上,经过这两个世界名报的传播,毛家饭店和汤瑞仁的名字就等于在世界亮了相。从那时起到今天,13年来,共有中外游客100多万人光顾毛家饭店,其中外国朋友就有5000多人。

  毛家饭店出了大名,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纷纷给汤瑞仁来信来电话,要求办分店。汤瑞仁一一地答应了大家,这样,毛家饭店的金字招牌就挂在了石家庄、太原、重庆、洛阳、青岛、南京、深圳等18座城市。1999年,毛家饭店变成了毛家饭店发展有限公司,在全国18家连锁店经理的拥戴下,汤瑞仁做了公司的大董事长。

  为纪念毛泽东,韶山人民自发地在韶山脚下为毛泽东建造铜像,汤瑞仁捐献了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