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2-05-14 16:09 浏览量: 1339
“路边摊”卖出创富英雄

“路边摊”卖出创富英雄

        依靠卖胡辣汤,方中山夫妇不仅早已发家致富,并且还被评为民间“创富英雄”。文化不高的他们不懂营销、不懂管理,只是一切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改善。就是他们的这种实诚,成为他们创业成功的关键。

  胡辣汤这种历史悠久的中华名小吃,能否成为河南食品产业的另一张名片?产业化、标准化的道路,能否让更多胡辣汤经营者和生产者实现“赚大钱”的梦想?在河南郑州“顺河路胡辣汤”的方中山把传统的胡辣汤逐步升级换代推向了国际化。

  “路边摊”卖出创富英雄

  方中山自幼随爷爷学习胡辣汤熬制技术,并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麻辣鲜香口味。经他配制的胡辣汤香醇四溢,回味无穷。作为逍遥镇胡辣汤的代表,1991年方中山先生在郑州开设第一家“方中山胡辣汤店”,1997年方中山胡辣汤在郑州顺河路建立1000平方米的当中山胡辣汤旗舰店,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内设高档雅间,服务周到环境优雅;每天排队购买方中山胡辣汤的顾客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创业时,方中山和妻子姚提仙还是新婚的小夫妻,为了靠手艺挣钱过活,他们从漯河辗转到平顶山,最后定在了郑州。“最后选择郑州,是因为觉得这是省会城市,人多,生意肯定能好些。”方中山说。

  刚开始,方中山在郑州北大街附近开了个小摊,只有20平方米,“那时候,没有太多的资金,只有我跟中山俩人。”姚提仙说,“中山在厨房后面烧汤,我在前面盛汤。”

  夫妇俩每天凌晨2点多就起床。方中山在厨房准备食材,姚提仙把顾客用的食具,坐的桌椅、板凳都刷洗一遍。5点钟准时开业,一直到下午1点半左右才收摊。收摊之后还要去市场上购买第二天要用的食材,整整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

  年,小店挪到了顺河路口,面积增加到了60平方米。生意做大了,夫妻俩请了3个伙计。但为了保证汤味,他们从没有让店员帮他烧过一次汤,就是生病的时候也是把店门关掉,宁愿不做生意也不能凑合。

  生意不负有心人,慢慢的,方中山胡辣汤在郑州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不少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特意起个大早,就是为了尝一碗方中山胡辣汤。

  顾客口味“指挥”汤的味道

  从早上四五点开始,到上午十点多,店里一直非常忙,已经接近上午十一点,而这家著名的胡辣汤店里人声鼎沸,葱油饼在几口大油锅里不停地被翻滚,一楼的大厅里找不到一个空位。

  [nextpage]

  一些常去喝胡辣汤的顾客对这种景象见怪不怪,“这算人少的,早上来哪有座位啊,不少人都是蹲在店门口端着碗喝汤哩!”一位顾客告诉笔者,早上八九点钟的时候,顺河路经常是水泄不通,都是开车到这来喝胡辣汤的。所以这家胡辣汤店不得不出动多名保安“指挥交通”,此事还曾被媒体曝过光。

  “用啥办法把胡辣汤熬得这么好喝?呵呵,多少人问过这个问题了,其实啥办法也没有,就是他人实在,各种料都是用的好料,肉啊木耳啊都比人家用得好、放得多。”妻子姚提仙指着方中山笑说。

  说起方中山胡辣汤的原味,妻子姚提仙打开了话匣子:“中山人实在,胡辣汤里放的料总是要比别人的多,生怕跟不上顾客的口味。”

  从刚到郑州做胡辣汤开始,方中山随着顾客的口味把配料改了两三次,才成了现在的又麻又辣的味道。“现在很多食材的品质已经变化了,老汤老味不好保证,所以买材料要细心,口味也得保证不变淡。”

  原汁原味的方中山胡辣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该产品2009年被评为“河南风味名吃”,2007年董事长方中山先生也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创富明星。眼下,方中山胡辣汤在全省拥有数十家直营店和加盟店,每天卖出上万碗胡辣汤。

  从“熬”到“冲”的突破

  传统的胡辣汤是“熬”出来的,面对食品产业“速食化”的趋势,胡辣汤界又研制出了“冲”着喝的“方便胡辣汤”。如今,这种产品已经登上了全省各大超市的货架。在省会的丹尼斯、世纪联华、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都能看到这种产品。

  笔者在郑州市花园路丹尼斯超市看到,货架上摆放的“方便胡辣汤”产品多达二三十种,价格从每袋5元左右到10多元不等。

  据售货员介绍,“方便胡辣汤”虽然没有方便面等产品卖得多,但是销售很平稳,每天都能销售几十袋,还有顾客成箱购买。

  “俺家的胡辣汤料,到过美国、到过日本、到过英国,全世界到了几十个国家了!”说起新研制的方便胡辣汤料,方中山的妻子姚提仙十分兴奋。她告诉笔者,以前的胡辣汤只能到店里喝,现在有了方便胡辣汤,许多顾客都是成箱买,送到外地,当成一种地方特产馈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