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3-20 19:25 浏览量: 1336
殷鼎:让酒店成为演绎城市文化遗产的舞台

访华典酒店国际投资集团总裁殷鼎

  殷鼎,华典酒店国际投资集团总裁。就读于南开大学哲学专业,后赴美留学,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学习工作了十多年,是酒店业颇有名气的人士,做过美国喜来登酒店集团亚太区副总裁。

  2000年回到上海,设计参与了赫赫有名的上海新天地改造项目,并主持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多年来,殷鼎一直想在国内打造“城市文化遗产精品酒店”,这是他在海外工作生活时就萌生的想法。幸运的是,就在殷鼎到处物色地方,准备做“城市文化遗产精品酒店”时,2006年2月,上海地产集团邀请他改造一栋老上海的小洋楼。2007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乐路82号,一座名为“首席公馆酒店”(Mansion Hotel) 的白色小洋楼开张纳客了。它是中国第一家“城市文化遗产”精品酒店,也是目前上海最贵的酒店,房价超过“金茂君悦”, 美国的《纽约时报》将它与世界五百强作对比。而这家酒店的主人正是殷鼎……

  这里曾经是三十年代上海青帮首席人物,有“上海皇帝”之称的杜月笙办公室,当时与他合组三鑫公司的黄金荣、金廷荪等人皆是当年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而今的上海首席公馆,仍旧是上海集奢华、尊荣于一身,结合现代酒店的舒适与老上海建筑典雅气息的人文荟萃之地。

  新乐路82号,杜月笙的旧公馆

  新乐路82号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层,建筑面积约1125平方米。南立面五开间,中间三开间,平面略呈凹字形,中间一、二层皆为长廊,以方柱支承,柱顶有巴洛克风格花饰,三层为露台。建筑外貌为西式建筑,室内是中式布置,为当时某些阶层的典型嗜好。2007年8月28 日,被徐汇区文化局公布为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新乐路82号始建于1932年,由当时着名的法国设计师拉法尔Lafayette担纲设计,它左右对称,构图规整。西式别墅搭配中式庭院,中西合璧的整体建筑风格到现在依稀可见。

  1932年杜月笙组织成立了黑社会青帮社团恒社,并确定其在上海滩三大教父之一的地位。 几年之后,新乐路82号成为当时上海滩风云人物黄金荣、杜月笙和金廷荪等人合股成立的三鑫公司的办公地点。

  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贩毒巨擘—旧上海三鑫公司研究》(苏智良、姚霏着)一文中,历史学者苏智良不仅在标题里点明了“三鑫公司”的历史重要性,且在文中指出了这一名字的由来:“源于黄、杜、金三人的组合,并有‘以土变金、日进斗金’的含义,应该是取名‘三鑫’的真正原因。”

  解放后,华东交通部入驻新乐路82号,1958年成为上海市交通运输局,近几年一直处于空置状态。

 [nextpage]

访华典酒店国际投资集团总裁殷鼎

  殷鼎,一位斯坦福海归的文物情

  在上海有一条专门销售古玩旧货的小街,潘执中是这里的一位经销商。做了十多年古董的买卖,老潘对这些古玩旧货产生了特殊的感情。2006年年初,老潘得到了一张由英国传教士于1910年带入上海的桌子。

  精美的桌子让老潘异常喜欢:“第一眼看上去它是特别漂亮的一件东西,整个花边,整个器型,完全都是手工制作的。”他决定把桌子摆在家里珍藏。不过,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老潘向一位时常来小店转悠的客户透露了这个信息。

  这位客户名叫殷鼎,华典酒店国际投资集团总裁,曾就读于南开大学哲学专业,后赴美留学,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学习工作了十多年,是酒店业颇有名气的人士,做过美国喜来登酒店集团亚太区副总裁。2000年回到上海,设计参与了赫赫有名的上海新天地改造项目,并主持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多年来,殷鼎一直想在国内打造“城市文化遗产精品酒店”,这是他在海外工作生活时就萌生的想法。 因为是曾经留学美国的博士,大伙都叫他殷博士。在老潘眼里,殷鼎既有风度又学识渊博:“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儒商,身上没有铜锈气。他很好学,实际上很懂,但是他也很好问。”为了让殷博士分享自己的快乐,同时也见识老桌子的魅力,老潘主动邀请殷鼎到家中欣赏。

  把殷鼎请到家里后,老潘很快就感到后悔,因为他意识到了什么叫“祸从口出”。原来殷鼎看到桌子后也异常喜欢,连声称赞后,竟然向老潘提出要购买桌子。老潘当然不愿意卖,十分坚决地拒绝了殷鼎。不过,殷鼎并没死心,在随后的日子里,他经常跑到老潘这里央求,弄得老潘都有些不耐烦了:“说句好听的是执着,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死皮赖脸。”

  那时,老潘对殷鼎的印象急转直下,觉得堂堂一个博士为了自己的喜好,怎么就死磨硬缠夺人所爱呢?可是,即便老潘已经很不耐烦,殷鼎依然穷追不舍。他三番五次邀请老潘到自己那去,盛情之下,老潘来到了殷鼎即将开张的一个小酒店。没想到这一看,老潘却有些动摇了:“他确实花了很大精力去做这个东西,做我们这一行的,有时候会有个想法,希望一件好东西找一个好人家。”

 [nextpage]

  看到有机可乘,殷鼎又继续请求老潘把桌子卖给自己,并声称桌子是要摆放在酒店的,同时还向老潘许下了一个诺言:“我一定把这个东西放在大厅里最显眼的地方,而且这个东西我一定会很好地爱护它。”

  接下来的事情出现了360度的大转弯,老潘竟然同意把自己十分珍爱的桌子卖给殷鼎:“他的话说动了我,他说东西放在你这边,只是你一个人去观看和享受,但放在我那边,可以给很多人去看去享受,这个东西的价值就非同一般。”

  2007年5月12日,殷鼎所筹建的酒店正式开张。按照协议,老潘的桌子被摆在了一进大堂最显眼的正中位置。

  按照殷博士的话来说,这就叫缘分。其实,当他第一眼看到这张桌子时,他就觉得应该放在自己酒店大堂的中央位置,虽然费了些周折,还是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至于衍生出来的故事,殷鼎觉得只会给自己的酒店增添一点味道。因为他原本就想把酒店打造成一个有意义、有故事的酒店。

  首席公馆,演绎上海滩城市变迁

  殷鼎创办的酒店取名“首席公馆”,地处上海市中心新乐路82号,是由一栋小洋楼改建而成的。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大上海,它显得并不怎么起眼,然而,它的房价却很高。客房的价格在380到880美元之间。虽然价格十分高,生意却相当好,有不少顾客还成了回头客。

  一个外表看起来并不怎么显眼的酒店为什么会吸引众多的中外客人?这么贵的酒店却有那么多客人愿意来,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呢?作为酒店的创办人,殷鼎说出了做酒店的初衷:“在全世界旅行我注意到像英国、欧洲国家,都有不少城市文化,把历史建筑改造成一个非常有品位,非常能够代表那个地区历史文化的酒店,我想中国也应该有这样的。”

  作为一个国家有这么丰富的历史文化,而且很多建筑都被废弃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在殷鼎看来,“城市文化遗产精品酒店”既能保护历史建筑,体现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又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幸运的是,就在殷鼎到处物色地方,准备做“城市文化遗产精品酒店”时,2006年2月,上海地产集团邀请他改造一栋老上海的小洋楼。

  殷鼎很高兴:“天意啊,因为这栋楼很特殊,它在法租界的中心,而且是一个文化信息非常丰富的,他是法国人亲自设计的,在当时就是一个非常时尚的建筑。它的结构式是一个典型的中西合璧,它的外观在当时来说是新古典主义中间最时尚的一个,而且它结合了中国对称的格局。”

  这栋让殷鼎赞叹不已的小洋楼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是由法国着名设计师拉法尔设计。曾经是昔日上海滩风云人物黄金荣、杜月笙等人合股公司的办公地。它承载着繁华与沉沦,成为老上海浮华与欲望的象征。

  与上海历史息息相关的这栋小洋楼在解放后一直是上海交通运输局的办公地,几年前归还给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地产集团一心想保护、利用好这座有着独特历史意义的小楼,经过多方考虑、筛选,他们找到了殷鼎。这对殷鼎来说是出乎预料的惊喜,他感到实现梦想的机会来临了,他要在这里打造中国第一家“城市文化遗产精品酒店”。

 [nextpage]

  上海地产集团找到殷鼎,请他改造一栋有历史、有背景的小洋楼。这让殷鼎异常兴奋:“我就想做一个示范,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城市文化遗产精品酒店。这个酒店是讲城市特殊的故事,讲城市的个性,讲城市的历史,同时又能把城市历史能够延续到今天和延伸到未来去。

  说做就做,殷鼎以20年的期限租下了小洋楼,计划投资3000多万元将它改造成酒店。改造时,小楼的主体结构不变,主要是设计小楼内部的布局和摆设。配合小楼的特点,殷鼎决定重点展现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上流社会的生活形态。那个时期的上海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

  30年代的上海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不光对殷鼎,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谜。凭着想像,殷鼎在心里构建出30年代上海人的生活状况:“当时生活方式应该是走在最前沿,也是代表着当时最富足和中国最发达的一种生活时尚。那个时间,上海最核心的东西我觉得就是情调两个字。而且这种情调到今天为止,它是能够打动人的,跟人的感情有一种很好的沟通。”

  殷鼎没学过设计,所以当他信心十足地想亲自设计、并指挥小洋楼的改造时,别的股东却免不了有些担心。你想,这小洋楼在30年代的上海可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体现了旧上海中西文化的交融汇合。要在小洋楼里建酒店,确实也是机会难得,对于这个难得的项目,公司员工都觉得一定要做好。有位美国来的股东,坚持要请国外一流的设计师做室内设计。

  改造还未开始,公司在设计思路上就产生分歧。无奈,董事会决定由殷鼎和那位美国股东分别牵头做样板房。当样板房进展了一大半时,董事长偶然来看房,他看到殷鼎的设计,连连称赞,而对美国股东设计的样板房,立即叫停。

  在殷鼎看来,要改造好小洋楼,学没学过设计并不重要,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中国的历史文化。最终殷鼎的样板房获得认可,他开始全面负责小洋楼的改造。

  小洋楼的改造持续一年多。在这段时间,除了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是殷鼎请专业人员设计施工的,房屋内部的装潢设计、家具物品的搜集摆放都是殷鼎一项一项亲自安排布置的。

  一年多来,殷鼎感到自己一次次艰难地试图与历史和现实对话。每完成一件事情,他都希望能表达自己的心愿:“就希望把30年代的上海海纳百川,把中西文化融汇在一起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和现代的舒适性,都结合起来。

  在殷鼎博士创办的“首席公馆”中,陈列着许多那个年代的物品,光大堂内就摆放了300多件货真价实的百年历史藏品。这些物品都是殷鼎陆续买来的,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他是专门搞收藏的。其实,用殷鼎的话来说,他既不是什么收藏家,对收藏也没有什么研究,他买这些物品只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其实还是为了发展城市文化遗产精品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