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10-30 11:50 浏览量: 1338
加盟高端餐饮可行性分析

        众所周知,因为国家今年实施改变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消费”, 在全社会兴起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之风,高端餐饮受到最直接的影响。新闻上屡见不鲜的是高端餐饮店关门的消息,在这种不利情势下,加盟高端餐饮业是否还有必要,从长远来看,加盟高端餐饮是否还可行?我们听听专家的分析:

(资料图:高档大气的餐厅)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23448亿元,增长13.6%,增长速度跌入近20余年来的低谷,并低于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增速0.7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也在下降。一些高端餐饮企业销售大幅下降,奢华消费、高档菜肴营业额明显减少。

  餐饮收入首次出现大幅回落,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降低,对整体消费也造成一些拖累。尤其是在目前外需减弱,国内消费需求并不旺盛的形势下,餐饮消费的减弱对扩张消费有不利影响,也加大了餐饮企业的经营压力,但从长远或深层次看,高端餐饮消费下降释放的正效应同样不容低估。

  我国高端餐饮企业销售额大约占据全行业30%左右的市场份额,我国这种畸形的高端餐饮消费结构并不能反映正常的消费需求。在这种场合的消费,往往是追求炫耀的消费。一些消费客讲究的是“面子”,再高的“天价菜”也敢消费,不愁没市场。其中不少是公款消费。而靠公款支撑的畸形餐饮消费后面,往往伴随的是大量的浪费,滋生腐败和不良社会风气。

  不少人对出台的遏制公款消费行为表示了高度认同,事实表明的确消费观念在逐渐转变,高端餐饮得到控制,而中低端餐饮业有成为主流的趋势,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但是对于高端餐饮业来说无疑是个沉痛的打击。以致许多人都觉得高端餐饮日渐式微。

  但是从长远来看,高端餐饮的存在是种必然。这是由于我国的各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快速发展的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以及带薪节假日的增多,决定了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走进餐馆和酒楼。更多的人外出吃饭,餐饮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餐饮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将得到更大拓展和提升。现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6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在不断加快,民众在外就餐的频率在不断提高。与国外餐饮业相比,我国餐饮业市场有很大空间。

  随着民众的社会交往增多,也为餐饮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商机。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大趋势下,随着商业往来、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多,人们相互间的联系会更加密切,接触更加频繁,探亲访友、观光度假、商务会议等活动也会增多。

  农村餐饮这个庞大市场还没有启动。从长远来看,梯级需求格局决定了餐饮市场具有较大的连续性和可开拓性,我国巨大的农村餐饮市场将为餐饮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几点都在说明我国餐饮的上升空间还有很多,随着对餐饮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端餐饮的存在就是一种必然趋势,现如今国家只是打击腐败的公款消费,而不是高端餐饮业。因此高端餐饮的市场契机仍在。只是有此想法的人在近段时期都还是暂时收手,避过风头再说。

  位于翠湖北路的燕王轩,主要经营燕窝,以养生为主,主张把贵族化推广大众。养生,对我们而言大概就是没有副作用,就像财富和健康投资,要把利益最大化。作为餐饮,利润自然是其最终的追求。但燕王轩给我们的是一种健康,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燕王轩总经理沈昱廷说:“就像法国有一句打招呼的语言,就是‘祝你胃口好’。”

  现今,市场上新开的餐厅大都定位于高端,从某种程度来说客户群体被瓜分得越来越少,自然对餐饮企业存在着一定影响。而作为高端餐饮,可能各家的产品都差不多,关键在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食品安全、就餐环境、个性化和后续服务。

  就从事高端餐饮越来越多的现象,沈总表示:这既是市场的一种良性发展现象,同时也是一种跟风现象。沈总说:“从云南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比先进城市落后三五年。”想要脱颖而出,要有灵魂的东西站得住脚,需要越来越规范化。

  作为高端餐饮,其“高端”不仅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还体现在环境和服务上,而服务是关键。服务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中有着复杂和微妙的群体关系。高端餐饮的消费群体,是注重生活品质的一部分人,燕王轩针对客户的特点去了解客户,根据顾客体质特征和个人喜好的特色服务而被客户所认可。对于高端餐饮的附加服务,沈总说:“一些附加的东西固然好,但提供最核心的东西从而在根本上被认可,让顾客了解餐饮文化,也可以从中得到附加的东西。”

  [nextpage]

  品质、用心和认真是必须注重的,任何菜系最怕“认真”两个字。云南食材资源丰富却缺乏包装,好的东西,需要包装和推广才能走出去。沈总表示:现在的高端并不是太具体,要想推广,还得要让大家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由此看来,高端餐饮的市场还是开放的,只是要找准时机和定位,这条路风险和利益并存,各位投资者考虑清楚为好。